试题详情
- 简答题什么是曼德维尔悖论?(私欲的“恶之花”结出的是公共利益的善果)
-
节俭对个人而言是美德,对社会却是罪恶。节俭带来的是失业增加,商业衰落和经济崩溃。相反,奢侈对个人而言可能是劣行,对社会则可能是好事。因为奢侈增加需求,刺激发明,投机和钻营,促进社会的繁荣。其理论主旨是弘扬私欲,相信市场对私人恶行具有神奇的转化和净化力量,认定出于道德情怀的行为不仅不可行而且可能危及公共利益。
评价:曼德维尔在讲他的寓言的时候,至少忽略了两点:
一、人们在寻求自己私欲的时候,既有可能是个体间的相互利用、交易、竞争甚至相互欺诈、掠夺,也有可能是没有节制地利用无人所有的资源,人们出于私利为他人生产时,既包含自己承担的成本,也包含看似免费的社会成本。
二、公共利益的总量并非私人在交易活动中获得利益的总和。个体拥有产权的东西所带来的好处往往超出我们从交易活动中得到的个人收益。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西斯蒙第经济危机理论、再生产理论和消费理
- 货币政策
- 阶级划分
- 尼古拉·巴尔本的主要著作为()。
- 在中商主义的代表人物中,托马斯·孟是()
- 下列关于亚当斯密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时间就是金钱”这句名言的提出者是美国经
- “看不见的手”是()对经济机制的形象比喻
- 布阿吉尔贝尔的经济改革计划包括()。
- “最好的政策,还是听任事物自然发展,既不
- 重商主义两个阶段在政策主张上有何异同?
- 爱尔兰人坎梯隆被认为是()
- 萨伊提出了关于政治经济学研究的()
- 欧文的分配论
- 古典派国家经济职能和财政理论的奠基人是(
- 什么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间接”“迂回”道
- 西方经济学形成于工业革命的后期,时间大概
- 货币政策
- 什么是功利主义?边沁对经济思想发展的影响
- 简述魁奈的纯产品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