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故诗有三义焉:一曰兴,二曰比,三曰赋。文已尽而意有余,兴也;因物喻志,比也;直书其事,寓言写物,赋也。宏斯三义,酌而用之,干之以风力,润之以丹彩,使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是诗之至也。若专用比兴,患在意深,意深则词踬。若但用赋体,患在意浮,意浮则文散,嬉成流移,文无止泊,有芜漫之累矣。这段文字说明了钟嵘哪些诗学观点?试略加分析。
-
《诗品序》是我国文学批评史上一篇重要的诗论文献,涉及到一系列重要的文学理论问题。作者在创作冲动问题、诗歌的形象性与情感性特征以及自然创作论方面,都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对后来的文学理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诗歌的形象性与情感性问题。他认为诗歌要引起人们的审美体现,即“滋味”,就必须具有形象性和情感性。做到形象生动和情感真切,根据具体创作特点,综合运用赋比兴手法,才能处理好形象与情感之间的关系。使二者隐显得宜、和谐相生。而内容和形式的关系而言,诗歌的形象性与情感性又是在“风骨”和“丹采”的结合中显现的。鲜明生动的形象与饱满深厚的情感,须用华美的词藻表现出来,才能形成爽朗刚健的艺术风格。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以下属于清代的诗学主张有()。
- 指出下面这段话的出处(作者及篇名),简
- (沈德潜的)“格调”说
- 作为文学批评方法,孟子“以意逆志”以及&
- 简述荀子的文论思想
- 金圣叹是如何对《史记》和《水浒传》进行比
- 在文学方面,梁启超积极提倡()、()、(
- 试述诗言志的观点
- 《论语•八佾》记孔子说:《韶
- 试述王充对于文章和学术著作“真美”的推崇
- 试评述苏轼的“枯淡”说的理论实质。
- 教材认为:沈德潜诗话体诗论著作是《()》
- (李贽的)童心说
- 王国维《人间词话》的理论核心是()说。
- 孔子是如何论述文艺的社会功能的?
- 提出“凡文以意、趣、神、色为主”的篇章是
- 试比较韩愈的气盛言宜说和孟子养气说之异同
- 简述发愤著书说。
- 试述陆机的灵感心理。
- 试述(王国维的)“不隔”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