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简述印刷术的发明和传播。
-
中国的印刷术开启于古代的印章和石刻文字。到隋代初年,民间已开始用雕版印刷佛像和历书等。其方法是将文字或图画以阳文反刻在质地坚硬的枣木或梨木板上,然后刷墨铺纸加以印刷。到唐代已逐渐用雕版印刷流行较广的书籍。公元1900年,在敦煌千佛洞发现了唐咸通九年印刷的《金刚经》,雕刻精美,图文清晰,是目前已知世界上最早的印刷品,比欧洲最早印刷的《圣克里斯托菲尔》画像要早600年。五代以后,雕版印刷进一步发展,到宋代已达盛期,印刷出版了众多经、史、子、集各类书籍。这时除官刻本(政府)和私刻本(文人)外,还有许多以盈利为目的的私营书坊,所以宋代藏书事业有了很大发展。
但雕版的使用并不方便,不但刻板费时,而且保存不易,常因气候、虫蛀等腐蚀变形,即使有错字也不能改正。这时出现了活字印刷的平民发明家毕昇,在宋庆历年间制成了胶泥活字,实行排版印刷,完成了印刷史上的一次伟大革命。在后来的发展中,元代曾改用锡活字。在西夏后期就已经出现了木活字,到明代出现了铜活字,16世纪又产生了铅活字。直到20世纪电子排版系统出现以前,人类一直使用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技术。
印刷术的传播:中国的印刷术大约在公元8世纪传到日本,在12世纪前后传入埃及,更早一些传入波斯。约在13世纪,欧洲才用雕版印刷印制了第一张画像。随后,14到15世纪,雕版印刷与活字印刷在欧洲同时流行。人类文明因纸与印刷术的发明而大大加快了传播、交流和发展的速度。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简述数学名著《周髀算经》、《九章算术》的
- 中国的“八大菜系”指:()。“四大菜系”
- 阴阳家邹衍的阴阳五行学说有()。
- 被称为“六乐”或“六舞”的是:()。
- ()是在云南发现的,距今170万年,是中
- 《()》《()》是南宋朱熹从《礼记》中摘
- 文化的核心是()。一般把文化分为四个层次
- 名家辩论名实问题,强调名实相符,发展古代
- 西晋左思的《()》曾使得“洛阳为之纸贵”
- 元曲四大家:()。关汉卿代表作有《窦娥冤
- 简述理学。
- 比较早的反佛思想家是南北朝时的(),是无
- ()是中国书法艺术的成熟时期。
- 金文又称(),是商周时代刻在青铜器上的文
- 吴道子之后有()和(),都是画贵族生活的
- 汉字的演变是()和()。篆书又有()和(
- 除京剧外,戏曲中较大的剧种有()等,其次
- 按其所属,中国园林可分为四类:()和()
- 东方威尼斯是(),也是我国()的城市。
- 汉字的演变是由()到金文,由金文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