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 金华大厦位于某市锦湖区,属旧城改造项目,中外合资工程,由金海房地产发展有限公司开发。由本市第一建筑安装工程总公司承包施工,本市建筑设计院设计。整栋大楼为现浇钢筋混凝土剪力墙体系,结构层数地下1层、地面以上20层,总建筑面积21280m2,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为C30,工程于1995年2月开工。1995年10月28日~11月28日,在施工第11~14层主体结构中,使用了安定性不合格的水泥,造成了重大质量事故。 1995年9月8日在建设单位召开的协调会上,施工单位提出,因气温下降,为确保工程年底结构封顶,加快施工进度,将原先使用的矿渣水泥改为普通水泥。经协商同意将矿渣水泥改为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由建设单位提供。建设单位确定供应商为该市商务实业公司庄木建材公司,供应商确定采用附近某县供电局水泥厂生产的电力牌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1995年10月15日,供应商在还未与厂方签定购销合同情况下,就进场第一批无质保书电力牌水泥20吨,经锦湖区检测中心检测,于1995年10月25日确认安定性合格,1995年10月18日在第一批进场水泥检测报告还未出来时,供应商已与厂方签定了购销合同,购电力牌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2000吨。从1995年10月25日起,供应商开始陆续大批量供应水泥,至11月25日,先后供应水泥658.25吨,在此期间,施工单位在10月28日和11月6日先后两次收到供应商提供的编号为F98质保书。从开始使用第一批20吨水泥至11月8日止,用于该工程第11~14层电力牌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共540.68吨。在此期间,供应商和建设单位均称进场的水泥为同批水泥,未进行复试而大量使用。11月10日当水泥供应到454.75吨,主体结构已施工到第13层时,施工单位才从现场取样送锦湖区检测中心复试,11月14日区检测中心检测发现送检的水泥安定性不合格,即通知施工单位禁止使用。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得知后,17日、19日先后两次将水泥送锦湖区检测中心再次复试仍判为安定性不合格,甲、乙方先后又将水泥取样送外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某大学进行复验,结论均为不合格,外市技术监督局于1995年12月4日出具仲裁结论,该水泥为废品水泥,禁止使用。但工程施工到第14层墙体才停止施工。 对该质量事故处理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
工程质量事故处理的基本要求
①处理应达到安全可靠,不留隐患,满足生产、使用要求,施工方便,经济合理的目的。
②重视消除事故原因。
③注意综合治理。
④正确确定处理范围。
⑤正确选择处理时间和方法。
⑥加强事故处理的检查验收工作。
⑦认真复查事故的实际情况。
⑧确保事故处理期的安全。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按成本计算估价法计算非标准设备的原价时,
- 以下关于环境保护的内容说法正确的是()
- A市某工厂向B市某公司购买一批货物,合同
- 以下对挤塑板的环保性能描述不正确的是()
- BT模式的运作过程中,以下哪项不是项目准
- 设备安装规范,安全可靠,管线布置合理美观
- 混凝土结构的房屋建筑中,适用高度最高的结
- 以下关于D-B工程总承包管理模式的概念说
- 影响工程项目质量的因素有人工、材料、机械
-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工程师指示对已隐蔽的工程进行重新检验,虽
- 施工现场环境保护要求:结构施工、安装装饰
- BT模式在我国的发展进程中,表现出了与国
- 下列关于安全生产法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标准机械设备的结算,大都使用国际贸易广泛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属于地域适应与环境亲和型住宅特点的是()
- 根据《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
- 焊接承重结构的钢材应具有抗拉强度、()、
- 根据《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