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单项选择题DIC发生过程中,最主要的因素是()
A、凝血因子的消耗
B、凝血酶及纤溶酶的形成
C、纤维蛋白的形成
D、血小板聚集
E、微血栓形成
- B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男性,16岁,自幼有出血倾向,伴关节肿痛
- DIC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维生素C及PP缺乏症引起的出血机制是()
- 女性,43岁,诊断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
- 女性,23岁,肢体紫癜反复发作伴月经过多
- 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明显延长时,缺乏的凝血因
- DIC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
- 免疫抑制剂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适
- 男,19岁,2周前出现低热、咽痛,后出现
- 女,21岁,3天来左膝关节肿胀。自幼于外
- 过敏性紫癜糖皮质激素治疗的疗程一般不超过
-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
- 女性,30岁。皮肤瘀点、瘀斑、刷牙出血伴
- 患者,男性,62岁,10天来发热、咳嗽、
- 重度血友病A患者的凝血象特点应是()
-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急性期应用激素止血
- 患者男性,45岁,乏力、体重减轻3月余。
- 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叙述正确的是(
-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病人在消耗性低凝期应输(
- 对于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最符合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