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单项选择题人们一般认为,诚信与否是个人品德问题,与他人无关。但是个人品德却不仅仅是个人问题,它还会通过外部性产生社会效果——个人的道德亏欠,最终可能会“报应”到整个社会头上。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一个好的经济制度和治理机制应当能够抑制负外部性,否则经济秩序可能走向崩溃。要通过制度和机制使始作俑者承担应有的责任,而不是让他人或者整个市场为之埋单。对这段文字的主旨概括最准确的是()
A、个人品德缺失将由全社会埋单
B、经济制度对经济秩序意义重大
C、诚信既是社会问题又是经济问题
D、需用制度抑制不诚信的负外部性
- D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寒江雪柳日新晴,玉树琼花满目春。历尽天
- 17,18,22,31,47,( )
- 纪录片《长征路上》的热播引起了强烈反响。
- -5,-1,5,13,22,()。
- 2,3,6,15,()。
- 标注公文的主送机关可使用()。
- 某单位召开一次会议,会期10天。后来由于
- 孔子是春秋时代的鲁国人,当时的鲁国就是现
- 下列生活方式不符合低碳经济要求的是()。
- 棒、垒球的一局比赛最多可得多少分?
- 现代人的喜怒哀乐、现代社会不断涌现的观念
- 秦观生活在什么时代?
- 报考公务员应当具备()以上公务员主管部门
- 针对目前文艺创作领域中存在的诸多乱象指出
- 美国向日本投发原子弹的城市是()
- 资料:2011年1月21日,国务院出台的
- 喷墨打印机在更换墨盒的时候应当是在打开状
- 下列四个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2,5,14,29,86,()。
- 在北方,人们常用地窖储存粮食和蔬菜。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