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 “向海则兴,背海则衰”。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发展海洋事业已成为全世界的—种广泛共识。 材料一:无论是公元前5世纪至4世纪的地中海文明,还是15世纪开始的大西洋文明,都是伴随着航海和海洋商贸的繁荣而产生的。长期与海洋这样的自然环境抗争,使西方人具有很强的冒险精神和探险精神,渴求知识、乐于探究,追求天生自由,无拘无束。 材料二:从中华民族的发展本源一路探寻,我们的祖先曾一度创造出光辉灿烂的海洋文化。但中华民族对海洋的价值取向是“兴渔盐之利,行舟楫之便”,对海洋的认识始终离不开“民以食为天”的祖训,锁定在“以海为田”的层次上。当航海活动走出了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封建秩序所能容忍的限度时,给予取缔就成为必然了。西方国家对海洋的价值取向,则是为争夺丰厚的海洋国家利益,进行海外贸易、掠夺资源和殖民拓土。东西方在海洋文化价值取向上的差异,决定了近代中西方截然不同的历史命运。 ——王诗成《建设海洋强国需要先进海洋文化支撑》 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公元前5世纪至4世纪在地中海世界各领风骚、交相辉映的地中海文明的典型代表,并简述其政治方面的主要成就。
-
典型代表:古希腊、罗马文明。
主要成就:古希腊奴隶制民主政治高度发达;罗马法体系完备,影响深远;具有人文主义色彩的哲学思想大量涌现。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范蠡曾是吴越争霸时期越国的谋臣,后来弃官
-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
- 鸦片战争前,清代人口达到4亿,耕地只有
-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农业动力的革命是指()
- 从西周的“田里不鬻”到战国时期的“民得买
- 《礼记》有“天子为籍千亩”,“天子亲耕于
- 北京是著名的古都,它拥有众多的古代建筑。
- 下列古代中国生产工具按其出现时间的先后顺
- 历代统治者采取重农政策的根本目的是()
- 重农抑商政策曾推动秦国走向强盛,到了清
- 明中后期,在著名的丝织业中心苏州和杭州,
- 有学者指出:“划分官方指定市场区域的边界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6分)
- 据史家考证,元朝曾四次实行海禁。第一次:
- 著名史学家黄仁宇认为:“隋唐宋组成的第二
- 吴江的屯村市自明代以来为制铁业发达的市镇
- 下表为北宋赋税结构变化表,分析图表,可以
- 1985年,一艘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沉船被发
- 材料:《史记》记载,“关中之地,于
- 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清政府向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