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单项选择题清代学者洪吉亮在其著作《治平篇》中写道:“田与屋之数常处其不足,而户与口之数常处其有余”……“为农者十倍于前而田不加增,为商贾者十倍于前而货不加增”……“况天下之广,其游惰不事者何能一一遵上之约束乎?”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揭示了人口增长与生产资料的矛盾
B、人口的过快增长不利于社会稳定
C、作者主张国家控制人口增长
D、作者主张重农抑商
- D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某中学历史老师确定了一个研究性学习课题是
- 下图所示是四方古印文,联系秦朝的历史,我
- 2008年8月14日,中国国民党主席吴伯
- 中国古代官方控制下的对外贸易具有“厚往薄
- 秦的行政制度中,具有监察职能的是()
- 某班历史课围绕“中国古
- 学者雷海宗指出:春秋时代的战争都有各种的
- 李剑宏在其代表作《王权论》一书中,按照国
- 《明史·太祖纪》载,洪武十一年(公元1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
- 分封制也叫封建制,即狭义的“封建”,由共
- 三省六部制的创立,说明了()
-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
- 1975年12月,在湖北云梦县睡虎地出土
- 柳宗元的《封建论》记载:“由封建而明之也
- 政治制度的关键是政治权力的分配问题,阅读
- 《史记》载:“始皇……起诸侯,并天下,意
- 据《礼记》载:“天子之豆二十有六,诸公十
- 我国的监察制度确立于秦汉时期,最早发端于
- 《荀子·君道》中写道:“墙之外,目不见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