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试论述认知心理治疗理论。
- 认知治疗理论认为:人的认知过程决定人的情绪和行为,而情绪和行为的产生有赖于个体对现实世界的判断、评价和解释,以及这些评价受个体的信念、假设、思维方式等认知因素的影响,把人的心理过程包括感觉、知觉、情绪、思维和动机等,都看成是意识现象。认知疗法的基本观点是:认知过程是客观现实世界与情绪、行为反应的中介,当知觉由于某种原因得不到充分的信息,或由于感觉作出错误的评价与解释时,就会对思维的准确性或范围产生影响,使思维受到限制或歪曲,从而导致适应不良的情绪和行为。因此,要想改变不良的情绪和行为就必须首先对原来的认识过程,以及这一过程中产生的错误的认知观念加以改变。认知治疗理论认为,心理障碍主要是在错误的思维前提下,对现实误解的结果,是依据片面的或不正确信息作出错误的推论,及其不能适当地区分现实与想象之间的差别等。可以说,病人思维过程中的共同特征,即以自我为中心和极端化的思维方式,对任何事情都与自己联系起来,不能做出客观现实的判断和推理。因此,医生应该着重帮助病人解除歪曲的假想并学会用更现实的方法去思维。艾利斯强调情绪的来源是个体的想法和观念,而个体可以通过改变这些因素来改变情绪。他认为,事情本身无所谓好坏,当人们赋予它自己的偏好、欲望和评价时,才可能产生各种无谓的烦恼和困扰。使人们难过和痛苦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对事件的不正确解释和评价。因此,只有通过理性分析和逻辑思辨,改变造成病人困扰的非理性观念,并建立起合理的、正确的逻辑思维,才能帮助病人解决情绪和行为上的问题。情绪困扰和行为障碍来源于个体的认知过程及产生的非理性、非逻辑的观念,非理性观念可归纳为三个主要特征:要求绝对性;过分概括化;糟糕至极论。认知疗法的核心理论是ABC理论,A代表激发事件;B代表个体对这一事件的解释和评价即信念;C代表继事件后的个体情绪反应和行为后果。人的情绪和行为障碍不是由某一激发事件(A)直接所引起,而是由于经受事件的个体对它不正确的认识和评价所产生的错误信念(B)所导致。因此,只有通过改变病人的不合理观念及评价(B),才能改变、控制病人的情绪和行为障碍。要改变病人不合理的观念(B),就必须对其进行由浅入深、从现象到本质的加以驳斥和辩论(D),使之转变为合理的观念从而产生治疗效果(E)。这样,ABC理论就进一步扩展为ABCDE的治疗模型。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有位病人在与别人发生口角后突然出现严重的
- 以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斯金纳的操作条
- 二级强化物也被称为( )
- 行为治疗的目标是( )
- 正常行为和变态行为都是后天环境强化的结果
- 自我防御机制()
- 弗洛伊德认为在意识和潜意识之间从事警戒任
- 通过过量的强化而使不适当的强化物失去其效
- 弗洛伊德认为儿童的神经症主要表现为( )
- 暗示治疗最有效的适应证是( )
- 有位中年妇女,一次在公共汽车上突然感到胸
- 人们所喜欢的可以增加行为出现概率的刺激称
- 每个人都可以作出自己的决定,都有自
- 厌恶治疗适用于()
- 当老李身体不适上床休息能使他舒服一些,以
- 下面哪项是行为治疗的基本技术( )
- 心理治疗的开始阶段的工作是( )
- 系统脱敏法( )
- 精神分析认为造成心理变态的根本原因是(
- 暴露疗法是指让患者暴露在引起恐怖或焦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