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简述孟子“四端”学说。
 
- 孟子提出大量论证,来支持性善说,指出侧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是人之四端。一切人的本性中都有此“四端”,若充分扩充,就变成四种“常德”,即儒家极其强调的仁、义、礼、智。这些德,若不受外部环境的阻碍,就会从内部自然发展(即扩充),有如种子自己长成树,蓓蕾自己长成花。这也就是孟子同告子争论的根本之点。告子认为人性本身无善无不善,因此道德是从外面人为地加上的东西,即所谓“义,外也”。人之所以异于禽兽,就在于有此“四端”。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2004年9月,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
 - 在艺术表现上,突出体现了巴金前期创作的风
 - 果断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这个不适用
 - 中日甲午战争以中国失败而告终,1895年
 - 1938年10月广州、武汉失守后,中国抗
 - 关于五四运动,叙述正确的是()。
 - 云南的()人,是我国境内发现的最早的人类
 - 简述遵义会议集中解决的主要问题及其意义。
 - 客观上宣告“文化大革命”的理论和实践的破
 -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是()。
 - 1915年9月,()在上海创办《()》杂
 - 简析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条件。
 - 在中国最早酝酿建立中国共产党的是()。
 - 导致国民革命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 著名诗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春
 - 1930年成立的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
 - 3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现代派”得名于19
 - 简述孟子“四端”学说。
 - 1962年初,中共中央为总结经验教训、明
 - 似匕首投枪、能以一击致敌于死命,具有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