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简答题LM曲线的三个区域及其经济含义是什么?在这三个区域内,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有何不同?
  • LM曲线可分为凯恩斯区域、中间区域和古典区域三个区域。
    (1)在利率较低时,LM曲线呈水平状,该区域被称为凯恩斯区域,又称“萧条区域”。在凯恩斯区域,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无限大。这是因为凯恩斯主义者认为,货币的交易需求函数一般比较稳定,LM曲线的斜率主要取决于货币的投机需求函数。当利率降得很低时,货币的投机需求将成为无限大,也就是进入“流动偏好陷阱”,货币的需求曲线水平,LM曲线自然也变得水平。在此区域,政府实行扩张性货币政策,如增加货币供给,不能降低利率,也不能增加收入,货币政策无效;相反,扩张性财政政策使IS曲线向右移动,收入水平会在利率不发生变化或极小变化的情况下提高,因而财政政策有很大效果。凯恩斯认为,20世纪30年代萧条时期西方国家的经济就是这种情况。
    (2)当利率上升到很高水平时,LM曲线进入“古典区域”。在古典区域,利率已经相当高,人们除了为完成交易还必须持有一部分货币(即交易需求),再不会为投机而持有货币,因此,LM曲线变为一段垂直线,货币的投机需求量将等于零,货币需求曲线的利率弹性为零。此时,如实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只会提高利率而不会使收入(产量)增加,但如果实行扩张性货币政策则不但会降低利率,还会提高收入水平。因此,在这个区域内,财政政策无效而货币政策有效。
    (3)古典区域和凯恩斯区域之间这段LM曲线是中间区域。LM曲线向右上倾斜。斜率为正,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介于凯恩斯区域和古典区域之间。在这个区域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有一定的效果。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