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结合作品内容分析莎士比亚笔下的李尔形象。
- 李尔从一个最高统治者变成一个卑贱的流浪者,地位在变,性格也杂变。莎翁正是通过李尔的改过自新,体现一种人性复归的思想。
李尔王,从一个“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专横暴君,到无家可归的贫民,以后又成了阶下囚,直至心碎而死。其思想情感经过了多次剧变,才完成了“李尔否定李尔”的全过程。
第一次剧变:不认三女儿(身居高位,刚愎自用)及驱逐肯特(忠言逆耳),专横任性到失去理智(理智上最爱三女儿,也知肯特为忠臣)——暴君的父亲
第二次剧变:诅咒大、二女儿,首次跌下最高权位,使他无法忍受,产生“复仇”心理——复仇的父亲
第三次剧变:由可怜自己(雷电颂)进而可怜别人进而同情“穷人”,批判自己,产生质的变化——自省的父亲
第四次剧变:因流浪发疯而清醒,进而批判强权。质变完成,已由暴君变成一具有人文主义思想的人——人文主义者的父亲
第五次剧变:跪向三女儿,向她忏悔、求她宽恕——赎罪的父亲
第一次到第四次剧变是从自己与“穷人”关系上反省,第五次剧变则是从伦理关系上否定自己的过去,经过两次“否定”。他既否定了作为暴君的过去,又否定了作为家长制代表的过去,从而完成了“李尔否定李尔”的全过程。但李尔得出了“人”是可怜的两脚动物的结论,说明对人生是悲观的。三女儿死,万念俱灰,心碎而死,这最后一次思想剧变,可见他仍然是一个失败者。
李尔的悲剧(非死不可):内因在于他专横,以自我为中心,后又陷入虚无主义,所谓“咎由自取”。外因在于恶势力造成,而“馅媚”是置他于死地的毒药,他最后失去三女儿,即使、失去赎罪的机会,失去生活与精神的支柱。李尔之所以是悲剧形象,意即,等到他明白要自我否定,重新做人时,条件已不许可,大势已去。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汉语构词中重叠词的类型有哪些?
- 辅导对象产生职业困惑的潜在原因是()。
- 一次世界大战下列战役发生在东线的是:()
- 公元1889年法国为庆祝大革命100周年
- 以“突然”和“忽然”为例说明形容词和副词
- 在世界范围内,()是普遍采用的国家审计组
- 燕、赵古称多慷慨悲歌之士。董生举进士,连
- 莎士比亚创作的分期及各阶段的作品基调。
- 忧郁是哈姆莱特延宕的复仇行动中表现出来的
- 群体凝聚力
- 安徽花鼓灯中将男性角色统称为什么?()
- 负责主营业务收入和应收账款记账的职员不得
- “虚拟组织”产生于()
- 选出一个具有某一特征的对象作为指标个案,
- 长时记忆中信息编码的形式有表象编码和语义
- 从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上说,什么是马克思主
- 女性,64岁,患高血压性心脏病10年,因
- 有相对真理,有绝对真理,所以真理是二元的
- 影响国际转移价格的外部因素主要有()
- 制定招聘工作流程的总体原则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