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简述各种排序算法的适用范围。
- 排序算法的适用范围如下:
A.直接插入排序、简单选择排序和冒泡排序都是简单排序算法,它们的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分别为O(n2)和O(1)。若待排序元素数量n较小,可以选用直接插入排序和冒泡排序。另外,当待排序元素基本有序时,也应选用直接插入排序和冒泡排序,此时时间复杂度都能达到O(n)。若元素本身数据量较大,元素移动操作代价较高,则应选用平均移动元素次数最少的简单选择排序。希尔排序是对直接插入排序算法的改进,大大降低了时间复杂度,但它是一种不稳定的排序算法。
B.堆排序、快速排序和归并排序主要适用于待排序元素数量n较大的情况,当待排序元素数量n较小时,它们的性能有可能劣于简单排序算法。因此,在实际应用时,快速排序算法和归并排序算法经常与简单排序算法结合使用(例如,可以先用快速排序算法将集合划分为规模更小的子集合,对于元素数量较小的子集合,则用直接插入排序算法进行排序)。在所有平均时间复杂度为O(nlog2n)的算法中,尽管快速排序在最坏情况下时间复杂度较高,但它通常被认为是平均性能最好的一种算法,并且通过优化可以降低最坏情况出现的概率。归并排序是一种稳定的排序算法,其时间性能一般要优于堆排序,但它所需要的辅助空间较多,当应用环境要求排序前后具有相同值的元素相对次序不能改变时可以考虑使用。堆排序所需的辅助空间最少,当可用空间非常有限时可以考虑使用。
C.箱排序和基数排序的时间复杂度最低,但它们的空间复杂度最高。箱排序主要适用于待排序元素长度(即d值)较小的情况,在实际中应用不多;基数排序是箱排序的改进,主要适用于整数或字符串的排序,或者与其他排序算法结合进行实数的排序(例如,可以先用基数排序算法按整数部分将元素分成若干个子集合,再对每个子集合应用直接插入排序算法进行排序)。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具有12个关键字的有序表,折半查找的平均
- 任何一个无向连通图的最小生成树()
- 关键字序列为 (47,7,29,11,1
- 某算法的语句执行频度为(3n+nlog2
- 一棵二叉排序树的结构如下图所示,结点的值
- 一维数组通常采用顺序存储结构,这是因为(
- 假定利用数组a[N]顺序存储一个栈,用t
- 分别基于深度优先搜索和广度优先搜索编写算
- 编写程序,将若干整数从键盘输入,以单链表
- 设某完全无向图中有n个顶点,则该完全无向
- 数据结构里,关于线性表说法正确的是()。
- 已知一组记录为(46,74,53,14,
- 下面关于线性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利用逐点插入法建立序列{50,72,43
- 以下关于线性表和逻辑结构,说法不正确的是
- 设有两个串S1和S2,求串S2在S1中首
- 任一查找树(二叉分类树)的平均查找时间都
- 在深度为6的完全二叉树中()。
- 直接插入排序和简单选择排序两种排序算法中
- 二叉树通常有()存储结构和()存储结构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