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17岁,高中三年级学生. 求助者自述:我考高中时按照父母的意愿进了一所外语学校,但我当时想去美术学校.这两年来我对学习不是很刻苦,因为这不是我的选择,有时英语考试我也不好好答,我就在考卷上写"天才知道答案".我的行为让老师和家长很生气.父母也给我请过家教,家教老师说我很聪明.现在上高三了,父母就在开学前半个月把我的游戏机、电脑都没收了,让我必须考上大学,这次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学校。我听了这话很生气,这两年我把绘画都扔了还怎么考?绘画是要有灵感的,我觉得这两年的生活把我的灵感都弄没了。我现在担心考不上怎么办。我很后悔,自己当初一步走错,现在步步走错,觉得特别难受,心烦。我生他们的气,更生自己的气,情绪不高,苦恼。没兴趣学习,也打不起精神,没什么胃口,晚上睡不着,老是想这些事情,有时折腾到夜里三四点才睡,经常头昏脑胀,注意力总集中不起来,特别爱对人发脾气。父母跟我交流时我也不爱理他们,也不愿意出门见人,除上学外就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我希望您能帮助我。 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是独生子,身材高大,性格较内向、柔弱,从小喜欢绘画,曾经在比赛中取得过名次。父母都是知识分子,家中经济条件好,先感觉学习负担太重,自己无法承受,白天无精打采,晚上睡不着,体重下降了10多斤。 根据以上案例,请运用咨询沟通中的五个态度中的共情技术与该求助者进行有效沟通。
- 按照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杰斯的看法:是指咨询者具有的体验他人的精神世界就好像是体验自己的精神世界一样的能力。
正确理解和使用共情,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1、咨询师应走出自己的参照框架而进入求助者的参照框架。
2、咨询师必要时要验证自己是否做到共情。
3、表达共情要因人而异。
4、表达共情要善于使用躯体语言。
5、表达共情要善于把握角色。
6、表达共同应考虑到求助者的特点和文化背景。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儿童根据不同年龄的人的形象特征区分“叔叔
- 原有认知结构对迁移的作用?
- 群体成员中原已存在的倾向性,通过群体的作
- 班里新转来一位贫困学生,由于遭遇了种种生
- 著名哲学家黑格尔当年从神学院毕业的时候。
- 知觉的恒常性包括()。
- 元认知策略总是和()共同起作用的。
- 根据各级各类学校任务而确定的培养人才的特
- 下列属于初中生心理发展特点的是()
- 教师的社会地位是由教师的政治地位决定的。
- 形成性评价
- 简述专家型教师与新教师课堂教学过程的差异
- 群体规范会形成群体压力,对学生的心理和行
- 教学其实就是智育。
- 美育的内容就是艺术教育和“美学”学习相结
- 个体身心发展的特殊性表现在()
- 教师应该尊重学生。
- 心理学中的"视觉悬崖"实验说明婴儿具有(
- 我国第一部以马克思主义观点阐述教育问题的
- “尊重来访者的合理要求”属于心理评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