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简答题什么是生态系统方法?
  • 生态系统方法(目前英文说法有很多,如ecosystem approach,integrated ecosystem management-IEM,ecosystem management,ecosystem based management/approach)是一个多学科、多部门参与,综合考虑社会、经济与文化等因素的系统方法。《生物多样性公约》第五次缔约方大会的V/6号决定对生态系统方法的描述是:
    1)生态系统方法是对土地、水资源和生物资源进行综合管理、促进生物多样性以合理的方式进行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一种方法。因此,生态系统方法的应用能对实现《公约》三大目标(即保护、持续利用和公正、公平地分享利用遗传资源所产生的惠益)的平衡起到辅助作用。
    2)生态系统方法以侧重生物组织水平方面适当的科学方法应用为基础,这些生物组织包括生物及其与环境之间的基本结构、过程、功能和相互作用。它承认人类及其文化多样性,是众多生态系统的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3)这种结构、过程、功能和相互作用的重点是与《生物多样性公约》第2条规定的“生态系统”的定义相一致的
    生态系统方法的原则和理由
    原则1:土地、水和生物资源管理的宗旨是社会选择问题。
    理由:不同的社会部门都从其自身的经济、文化和社会需要看待生态系统。土著民族和其他当地社区是重要的利益相关者,他们的权利和利益应受到承认。文化多样性和生物多样性都是生态系统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管理应考虑到这一点。对社会选择的表达应尽可能清楚。对生态系统的管理应公平公正,应以实现其内在价值或对人类的无形利益为目标。
    原则2:应将管理权下放到适当的最低一级。
    理由:权力下放体制可提高工作效率、工作效力和公平性。应让所有利益相关者参与管理,并平衡当地利益与更大的公共利益。管理越贴近生态系统,责任、自主、问责就越明确,参与和对当地知识的利用就越多。
    原则3:生态系统管理者应考虑其活动对邻近的和其他的生态系统的影响(实际影响和潜在影响)。
    理由:生态系统方面的管理措施常常对其他生态系统产生未知或无法预料的影响;因此,需要对可能的影响进行慎重的考虑和分析。这可能需要参与决策的机构作出新安排或采取新的组织方式,以便在必要时作出适当妥协。
    原则4:考虑到管理带来的潜在利益,通常需要从经济的角度理解和管理生态系统。任何此类生态系统管理方案都应:
    (a)减少对生物多样性具有不利影响的市场扭曲现象;
    (b)调整激励措施,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c)使特定生态系统的成本和利益内部化,直到实现可行性。
    理由:对生物多样性的最大威胁是以其他土地利用系统取而代之。这往往是市场扭曲的结果,这种扭曲低估了自然系统和种群的价值,以不正当的激励措施和补贴支持将土地转变为多样性较小的系统。在很多情况下,受益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人不需要支付与保护有关的成本,而带来环境代价(如污染)的人又不需要承担责任。调整激励措施,可使管理资源者受益,而使造成环境破坏者付出代价。
    原则5:保护生态系统的结构和机能,以维持生态系统服务。这应是生态系统方法的优先目标。
    理由:生态系统的机能和复原力取决于物种内、物种间和物种及其非生物环境间的动态关系,以及这些环境内的物理和化学相互作用。促进和酌情恢复这些相互作用和进程对生物多样性的长期保护的意义,大于单纯的物种保护。
    原则6:生态系统的管理必须以其自然机能为界限。
    理由:在考虑实现管理目标的可能性或难易程度时,应关注环境条件,因为环境条件制约着自然生产力、生态系统的结构、机能和多样性。临时、意外或人工维持的条件有可能对生态系统的机能的极限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管理应谨慎。
    原则7:应在适当的时空范围采纳生态系统方法。
    理由:生态系统方法应受适合于各种目标的时空范围的限制。行政界线应由用户、管理者、科学家和土著及地方人员共同确定。必要时应促进各领域的联系。生态系统方法依据的是以基因、物种和生态系统间的相互作用及融合为特征的生物多样性的等级性质。
    原则8:认识到作为生态系统进程特点的不同时间范围和滞后效应,应从长远制定生态系统管理的目标。
    理由:不同的时间范围和滞后效应是生态系统进程的特点。这与人类偏爱眼前收益和直接利益甚于将来利益的倾向有着内在冲突。
    原则9:管理必须认识到变化的必然性。
    理由:生态系统,包括物种构成和种群数量,在不断变化。因此,管理应适应这种变化。除了其内在的变化动力外,生态系统还受到各种不确定因素和潜在“意外情况”的干扰,这些因素和情况来自人类、生物和环境领域。传统干扰模式对生态系统的结构和机能可能有着重要意义,或许应予以维护或恢复。生态系统方法应利用适应性管理,以预料和应对这类变化和事件,还应在作出可能使其他可选方案遭到排除的任何决定时慎重从事,但同时也要考虑减轻性行动,以应对各种长期变化,如气候变化。
    原则10:生态系统方法应寻求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间的适当平衡与统一。
    理由:生物多样性关系重大,不仅因为其内在价值,还因为它在提供我们人类最终依赖的生态系统和其他服务上发挥着关键作用。过去曾有一种趋向,在管理生物多样性组成上要么将其作为保护类,要么作为非保护类。现在应转变思维,采取更灵活的做法,根据具体环境看待保护与利用,从严格保护的生态系统到人工生态系统,系统地实施所有措施。
    原则11:生态系统方法应考虑所有形式的有关信息,包括科学知识、土著知识、当地知识、创新做法和传统做法。
    理由:从所有来源获取信息,对制定有效的生态系统管理战略非常重要。必须提高对生态系统功能以及人类利用的影响的认识。来自任何有关地区的所有有关信息都应由所有利益相关者和行动者共享,考虑到根据《生物多样性公约》第8(j)条作出的任何决定。拟议的管理战略所依据的假设应阐述明确,并与现有知识和利益相关者的观点相对照。
    原则12:生态系统方式应让所有有关社会部门和学科参与。
    理由:生物多样性管理的大部分问题都非常复杂,彼此间有着许多相互作用和副作用,牵涉到许多问题,因此应视情况促使地方、国家、区域和国际各级的专家和利益相关者参与。
    生态系统方法的思想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美国五大湖流域管理与森林管理的实践过程。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该概念被《生物多样性公约》逐步发展成该公约履约的基本方法和战略(李忆春)。生态系统方法是《生物多样性公约》极力推动的履约方法或战略,进入21世纪初以来,生态系统方法在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系统与自然资源管理中得到推广应用,该方法也是目前国际组织和各国广泛采纳的《生物多样性公约》履约方法。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