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简述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区别。
- 辩证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虽然都坚持反映论,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但是两者之间又有着性质上的区别。
旧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即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识论,把人的认识看成是消极地、被动地反映和接受外界对象。它有两个严重的缺陷:一是离开实践考察认识问题,因而不了解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二是不了解认识的辩证性质,离开辩证法来考察认识问题,不能把认识看作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而认为认识是一次性完成的。这种直观的消极被动的反映论是不利学的。
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在继承了旧唯物主义的反映论的合理前提的同时,又克服了它的严重缺陷。首先,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把实践的观点引入了认识论,科学地规定了认识的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关系,认为主体与客体的关系首先是一种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才产生了它们之间的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其次,辩证唯物主义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应用于考察认识的发展过程,科学地揭示了认识过程中的多方面的辩证关系。因而,它全面地揭示了认识过程的辩证性质,把认识看成一个由不知到知、由浅人深的充满矛盾的能动的认识过程。
这种以实践观点和辩证观点为特征的反映论,不仅驳倒了唯心主义先验论和不可知主义怀疑论,而且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直观反映论的缺陷,创立了以科学实践观为基础的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实现了人类认识史上的变革。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为资产阶级阶级服务的,
- 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与党的群众路线一
- 怎样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 简单商品经济中包含的各种矛盾有()
- 人类意识产生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 价值评价有真确与错误之分,只要是符合价值
- 神学历史观
- 简答社会主义制度对人类社会历史的的贡献。
- 垄断高价是什么?
- 社会阶级的分化的根本的原因是什么?
- 热爱领袖同反对个人崇拜的关系是()。
- 2005年3月,胡锦涛提出了新形势下发展
- 在谈到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时,恩格斯
- “揠苗助长”这个寓言说明()
- 现实的人及其活动是社会历史存在和发展的前
- 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的观点是()
- 金融寡头在经济上的统治主要是通过()
- 简述意识能动作用及其主要表现。
- 货币退出流通领域,作为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
-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是工人阶级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