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论述韩愈的文学理论。
- 韩愈是中唐的文坛领袖,不仅在诗歌和散文创作上取得了重要成就,住诗文创作理论上也提出了新的观点。
一、主张写作以古文为主的散文。韩愈在散文上提倡古文,他的古文是指与当时流行于文坛的骈文相对而言的散体文,因为他是先秦汉代的古代散文为号召的,故称古文。他反对内容空洞无物、形式雕琢华丽的骈体文,主张写作以古文为主的语体散文,内容要言之有物,着重实用,文以明道,“道”就是儒家的社会政治、伦理道德,融化在作家身上,就是要求作家加强道德修养。
二、提出“气盛言宜”说,并且提倡作文时语言上的创新。韩愈在《答李翊书》中,提出了“气盛言宜”之论,他说“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也”。“气盛”,是指作家的仁义道德修养造诣很高而体现出来的一种精神气质,一种人格境界,与孟子的“配义与道”而修养成的“浩然之气”含义相同。气盛了,就能创造出言宜的文章,这样就把养气与作文统一起来了。特别要说明的是,韩愈强调“气盛言宜”并不忽视文章的写作技巧,而是力主在语言上要创新,对古人要“师其意,不师其辞”,要“惟陈言之务去”。
三、提出的“不平则鸣”论。韩愈在《送孟东野序》中还提出了“不平则鸣”论。他说“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人之于言也亦然”。所谓“不平则鸣”,从文学理论批评上看,就是认为作家在不得志时,就会用创作的方法抒写自己的思想感情,表达自己的内心情志。这与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是一脉相承的。但他更指出,只有那些胸有块垒的不得志的文人爱“鸣”,也善“鸣”,即“欢愉之辞难工,而穷苦之言易好”。
四、追求雄健怪奇的诗歌风格。在诗论上,韩愈提倡追求雄健怪奇的审美风格。他在《调张籍》诗里说“精诚忽交通,百怪入我肠”,头脑里充满了各种怪怪奇奇的意象,他评孟郊诗说“横空盘硬语,妥帖力排奡”,其实这些都说明他自己提倡和追求的是矫健怪奇的诗歌风格。
韩愈是当时文坛领袖,同时又是诗文高手,对后代有很大影响。他的文与道关系论,对宋代以至清代一些作家、文论家均有深远影响。“气盛言宜”论、“不平则鸣”论也影响了后代以气论文、诗穷而后工的理论观点。他追求雄奇怪健审美风格的诗论观和创作实践,对宋诗的以议论、才学入诗都产生过影响。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春秋》谨严,《左氏》浮夸;《易》奇而法
- 下列作品中选自“二拍”的有()。
- 【西厢记】的评价:王骥德【新校注古本西厢
- 简述姜夔词的意境与格调。
- 白居易,字乐天,号(),唐代三大诗人之一
- 下列作家中,以写作骈体文著称的是()。
- 骚体赋
- 当利玛窦等传教士进入中国时,正值()朝末
- 苏轼诗歌兼备各体而以七言为擅长。七绝吐语
- 孔子认为师贤于商。
- 影响吴敬梓创作《儒林外史》的主要原因是
- 记叙散文
- 下列作品中出自《九章》的一篇是()
- 元结()写于天宝十载,是盛唐时较早的新乐
- 宋代以反映市民生活面貌、具有浓厚的市民气
- 简述明代小说批评兴起的原因。
- 吴文英词的题材内容可分为三类: 1)酬
- “中国古代散文”是现代人使用的概念,()
- 谈谈司马迁的家世、生平遭遇与《史记》创作
- 张先在宋词发展中的贡献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