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单项选择题男性,13岁,面色苍白半年。体检:中度贫血貌,巩膜轻度黄染,脾肋下3cm。检验:血红蛋白81g/L,白细胞及血小板正常,网织红细胞13%;Coombs试验(-);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初溶为58%氯化钠溶液。全溶为46%氯化钠溶液本例溶血性贫血发病机制为()
A、获得性红细胞膜缺陷
B、遗传性红细胞膜缺陷
C、红细胞磷酸己糖旁路中的酶缺陷
D、珠蛋白肽链合成减少
E、红细胞自身抗体产生
- B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简述纤溶酶原激活途径。
-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 出血时间正常可见于()
- 人的红细胞膜脂质是由以下组成()
- 患者,贫血临床表现,血红蛋白65g/L;
- 男性,34岁,头晕乏力2年余,加重伴皮肤
- 高铁血红蛋白(分光比色法)正常还原率是(
- 男性,67岁,因低热、乏力2个月余就诊,
- 对多发性骨髓瘤诊断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检查是
- Burkitt淋巴瘤的特异标记染色体是(
- 下列物质中对骨髓造血干/祖细胞的增殖、分
- 再生障碍性贫血与下列哪些关系不显著()
- 男性,13岁,面色苍白半年。体检:中度贫
- 不属于PNH与再生障碍性贫血的鉴别要点是
- 骨髓增殖性疾病?包括哪些疾病?
- 核圆形,居胞体中央,染色质呈块状,核仁消
- 下列哪一组在维持血小板的形态、释放和收缩
- 凝血酶的作用是()
- 骨髓涂片中网状细胞、浆细胞、组织嗜碱细胞
- 急性白血病与慢性白血病分类根据是白血病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