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试论先秦法家的“赏罚”理论。
-
法家非常重视赏罚,并提出了一些运用赏罚的原则。
(1)“信赏必罚”
法家主张,按照法令的规定,该赏的一定要赏,该罚的一定要罚。认为这样做,才能取信于民。
(2)“厚赏重罚”
商鞅认为,只有“厚赏”和“刑重”,才能使民众相信君主和法今。
(3)“赏功刑罪”、“赏勇罚怯”、“赏富刑贫”
商鞅指出:“赏随功,罚随罪,故论功察罪,不可不审也。”他所讲的功、罪,是专指对待农战而言。他要求用厚赏鼓励人民积极从事农战,用重罚去惩治不努力从事农战的人。为了富国强兵,就必须“赏勇罚怯”、“赏富刑贫”。“民勇,则赏之以其所欲;民怯,则罚之以其所恶。故怯民使之以刑,则勇;勇民使之以赏,则死。怯民勇,勇民死,国无敌者必王。”
(4)“赏誉同轨,非(诽)诛俱行”
这是指社会舆论要与赏罚相一致。法家主张,把人们的思想和社会舆论统一到法令上来,实行“壹赏”,“壹刑”,“壹教”。人们的认识应与法令相一致,“赏不当则民疑”,“有重罚者必有恶名”,这就叫做“赏誉同轨,非(诽)诛俱行”。
(5)少赏多罚,轻罪重罚
商鞅认为,重刑是禁奸止邪的根本,可以导致“无刑”。他说:“重刑,连其罪,则民不敢试。民不敢试,故无刑也。夫先王之禁,刺杀,断人之足,黥人之面,非求伤民也,禁奸止过也。
故禁奸止过,莫若重刑。刑重而必得,则民不敢试,故国无刑民。”这段文字集中反映了商鞅的重刑思想。他认为,重刑和实行连坐法,人民就不敢以身试法,自然也就用不着刑罚了。刑罚的作用在于禁奸、止过,要禁奸、止过,没有比用重刑再好的方法了。
韩非也坚持这种重刑论,认为刑轻人民容易犯法,不处罚等于鼓励他们犯罪;处罚了则等于为民众设下陷阱,所以说轻刑伤民。唯有重刑才能止奸,才能治理好国家。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无为而治
- 简述秦王朝“法治”思想的主要内容
- 下列哪些法律主张是汉初黄老学派提出的()
- 在所有具有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近代中国
- 宋、明时期改革家的代表人物主要有()。
- 大藏经按语系分为()系统。
- 马克思主义权利观与其他权利观的根本区别在
- 梁启超认为法律起源于()。
- 孙中山把民生主义归结为对土地问题与资本问
- 清静无为
- 《寄簃文存》的作者是()
- 邓析和子产都是春秋时期的革新派,他们的思
- 1203年蒙古部族首次将本民族的习惯法汇
- 孟子“四心”的发扬光大,就是()。
- 我国思想史上第一个明确提出无君、无政府主
- “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让人民监督权力
- 唐朝的中央审判复核机关是()
- 太平之世不立刑
-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老子认为最理想的治国方法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