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有人说“学佛不需要学佛经”,“佛经过时了”。这种说法是否有道理?
- 所谓“学佛”就是指“学习佛法”,“学习佛陀为人处世的思想行为”。
佛经包括佛陀演讲的教理和大菩萨解说的疏论两个部分。佛教经论是一切学人研究佛陀思想的根据,是佛门弟子学习佛法教义的教科书。不学佛便罢,倘若学佛,必须从拜师求法,学习佛教经论开始,因为修得慧生于思得意,思得慧生于闻得慧,所谓闻得慧,就是学习佛教经论所获得的智慧。若无三学三慧,怎会入道、证道、修成法身真果呢?
佛法不是僵死的教条,而是智慧的明灯,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任何地区、任何时代、任何文化环境、任何民族都需要聪明智慧,都追求美好的愿望,因此就像阳光和雨露那样,佛教的理想和智慧受到普遍的欢迎。20世纪30年代以后发展起来的现代物理学领域中的粒子理论及量子力学以无可辩驳的事实证明了佛教哲学的普遍真理。
有些神汉巫婆粉墨登场,冒充“佛陀”、“观音”,打着佛门的大旗,大放厥词,说什么“佛经是过时皇历”,只有她(他)们口中吐出的才是“字字甘露”、“句句法宝”,闻声便能解脱成佛。但打开她(他)们的所谓比佛法更高超的“开示录”、“演讲集”之类的东西一看,别说“精通佛理、高于佛理”,就连佛学基本常识的脱盲水平都远未达到,不禁令人对他们的空虚无知产生可怜。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二死
- 密宗可以即身成佛的理论基础是什么?
- 世俗对庙都有拜拜,不拜不会被他(神)谴斥
- 断深层的我慢最快的方法是什么?
- 佛经中,对三宝的譬喻:()是大医王;()
- 有人问:何以诵大乘经典,凭借行人愿力,可
- 佛门中,为什么常有拜忏的法会?()
- 佛菩萨的圣号和我们凡夫的名字有什么差别?
- 什么叫传承?传承有哪几种?
- 七菩提分
- 耶稣教与佛教有何差别,信哪一教为之究竟?
- 学习佛法能解决什么问题?
- 当今社会,有许多骗子冒充大成就者,对于这
- 如何理解依远离、依无欲、依灭、向于舍?
- 一念
- 有人问,佛家供佛用,果、香、花、烛、茶,
- 无常、悲心、空性这三种境界,应当如何次第
- 简述宗喀巴“宗教改革”的主要内容。
- 请示‘定’‘慧’‘禅’在修习中之可证之处
- 一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