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简答题简述腐蚀磨损的分类及失效机理。
  • 金属与周围介质发生化学或电化学反应产生材料损失的现象。分为氧化磨损、特殊介质腐蚀磨损、穴蚀、氢致磨损。
    (1)氧化磨损(形成机理):存在于大气中金属表面由于与周围空气中氧的作用形成有氧的吸附层,当两零件表面相对运动时,金属表面和周围介质之间相互作用的活性迅速增加,表面上形成氧化膜的速度比静态时快得多,因此摩擦表面的微凸体上的氧化膜由于摩擦遭到破坏而脱落,则在另一次接触前又形成新的氧化膜,这种反复形成氧化膜的过程即形成了氧化磨损。
    特点:磨损速度最小,零件表层形成一层氧化膜能起保护作用。
    影响因素:滑动速度、接触载荷、氧化膜的硬度、介质中的含氧量、润滑条件及材料性能。
    (2)特殊介质腐蚀磨损:摩擦副与酸、碱、盐等特殊介质作用生成各种产物,在摩擦过程中不断被磨去的现象。机理与氧化磨损相似。特
    点:磨损速度较快。
    (3)气蚀及产生机理:当零件与液体接触并有相对运动时,零件表面出现的一种损伤现象。产生机理主要是由于冲击应力而造成的表面疲劳损坏,而且液体的化学和电化学作用、液体中含有杂质磨料等均可加速气蚀的破坏过程。
    (4)氢致磨损:含氢的材料在摩擦过程中,由于力学及化学作用导致氢的析出,氢扩散到金属表面的变形层中,使变形层内出现大量的裂纹源,裂纹的产生和发展,使表面材料脱落称为氢致磨损。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