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单项选择题《泰晤士报》记者莫里循在辛亥革命爆发后给报社的电文中使用了“革命”一词。而《泰晤士报》新闻部主任达·狄·布拉姆则指出,革命只适合成功的叛乱,只能在叛乱已经成功之后使用。除非并知道清政府已经被推翻,不论起义的形势如何严重,不能将起义说成是革命。《泰晤士报》在13日刊登武昌首义时最终使用的标题是“起义”。这表明此时的《泰晤士报》()
A、支持中国革命
B、反对中国革命
C、舆论导向谨慎
D、认清了起义前景
- C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依据上海警察局档案,1919年5月,上海
- 《帝国的回忆》记载:法国公使葛罗现在非常
- 东方卫视《壹周立波秀》栏目在2011年
- 根据《南京条约》,英国商人“勿论与何商贸
- 中国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土地问题,阅读
- 1929年,中华民国国民政府通过《禁止诬
-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从哪里转移到
- 有人说:“100年前,武昌的枪声埋葬了一
- 右图是一幅关于抗日战争的漫画。对此漫画所
- 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主要是因
- 从刘邦“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到孙中
- 下图是1921年孙中山在《五权宪法》中为
- “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
- 据下图分析,造成共产党力量发展的可能是(
- 近代以来,中国的民主法治建设取得了巨大成
- 国共第一次合作期间,中国国民党的性质是(
- 民主人士章乃器曾说:“我们在不久以前,还
- 新三民主义与旧三民主义相比,在民族主义上
- 中国人民第一次从帝国主义手中收回一些被侵
- 《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中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