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唐代宗教乐舞
-
唐代盛世乐舞中还有宗教舞蹈。唐代宗教乐舞主要包括:道教乐舞、佛教乐舞、儒释道合一的乐舞。
"道教乐舞"是从古代鬼魂崇拜发展而来,其中掺杂着秦、汉时期的神仙信仰和黄老道术。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对我国古代乐舞文化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尤其是对自古至今民间民俗的影响。民间民俗舞蹈一般活动于国泰民安的形势之下。节日里,人们穿着盛装,或戴面具,或画彩妆,尽情表演各种歌舞、杂技。节日里的歌舞活动大都与道教崇拜有关。最能反映道教信仰的民间民俗乐舞是傩舞。傩祭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曾是先秦以前原始文化主体之一,其文化因子与鬼神崇拜有着根本的联系,它对道家思想的形成产生了极大影响,形成后的道教思想反过来又影响着"傩"艺术。"傩舞"自周代起具有驱鬼逐疫的功能,一直沿袭到唐代。汉代每年都举行宏大的"傩礼"活动。诗人孟郊在《弦歌行》中描写了唐人驱傩的情景:"驱傩击鼓吹长笛,瘦鬼染面惟齿白。暗中崒崒拽茅鞭,倮足朱禅行戚戚。相顾笑声中庭燎,桃弧射矢时独叫。"道教在唐代仍有很大势力,这与唐代一些皇帝崇信道教有关。因此,不论宫廷或民间,有关道教的民俗乐舞非常盛行。"佛教乐舞"在宏阔包容的唐代乐舞中占有重要地位。南亚次大陆的佛教文化是汉、唐时期外来文化的主体,唐代乐舞吸收了一些佛教艺术,愈发显得瑰丽多姿。唐代乐舞中最富佛教色彩的舞蹈有:天竺乐,骠国乐,五方狮子舞,叹百年队舞,四方菩萨蛮舞等。
"三教合一的乐舞"是唐代的独特特色,所谓"三教合一"指的是儒、释、道合一。唐代在初期中期时思想很活跃,既提倡传统儒学又不把它定为一尊,奉老子为道教鼻祖,又不排斥佛教,还派遣玄奘等人去印度取经,使佛教和道教同时得到发展。在唐代,可谓儒、释、道三家并立,乐舞艺术也随之出现了自由发展的局面,最具代表性的乐舞有《霓裳羽衣舞》、《凌波曲》、《紫云曲》。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六小舞》是教育少年“国子“的教材,包括
- 2000年,由西藏军区歌舞团首演的《酥油
- 夏代出现了以()供人欣赏的乐舞奴隶。
- 对“敦煌舞谱”表述正确的是哪一项()
- 舞蹈《木兰归》的编导是()。
- 下列选项中,哪一个技巧属于戏曲舞蹈中的舞
- “安代”是()民族的传统舞蹈?
- 布农维尔是哪个国家芭蕾学派的创始人?
- 《阿细跳月》是()的民间舞蹈。
- 美国早期现代舞的代表者及其舞蹈风格、创作
- 形象舞蹈
- 如何把握、运用、拓展舞蹈素材,则直接关系
- 《四人舞》的首演舞蹈家
- ()灯是一种反射式的灯具,其特点是光质硬
- 中国古典舞舞动的核心是()?
- 下面表现获得丰收后的欢快和喜悦心情的舞蹈
- 运动系统包括骨骼、关节、肌肉三部分,他们
- 娱神舞蹈
- 至()开始,到汉,两晋乃至唐代五代宫廷设
- 下列不属于维吾尔族舞蹈的步伐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