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单项选择题女性,28岁。1年前左侧腹痛,伴腹泻,每天排便4~5次,不成形,有黏液及少量脓血,无发热、纳差、呕吐等症状,自服呋喃唑酮(痢特灵)3天,症状消失停药,此后,每于受凉或饮食不当大便次数即增多,本次由于劳累后上述症状再发来诊。大便光镜检:WBC10~15/HP,红细胞5~6/HP,可能诊断是()
A、肠结核
B、慢性细菌性痢疾急性发作
C、阿米巴痢疾
D、慢性血吸虫病
E、慢性细菌性痢疾迁延型
- B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风疹传染性最强的时间为()
- 百日咳病人在哪期传染性最强()
- 小儿伤寒临床表现不典型,其表现是()
- 对布氏杆菌的病原治疗()
- 急性肝炎病理出现哪种变化时提示可能转为慢
- 病原携带者的共同特点是()
- 女性,48岁。不规则发热6周,最高38.
- 5岁儿童,畏寒、发热8h,嗜睡3h,于8
- HBV的前C区基因编码()
- 引起我国流行性出血热流行的病原是()
- 艾滋病的发病机制中哪一种概念是错误的()
- 患者,男性,40岁,右下肢进行性乏力伴复
-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主要传染源是()
- 女性,29岁。肝区隐痛2周伴纳呆来门诊检
- 男性,50岁,乏力、纳差2周,查体巩膜黄
- 白喉的特异治疗手段是()
- 下列关于传染病流行病学特征的描述,错误的
-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临床表现多样化,主要
- 莱姆病的主要传染源是()
- 男,56岁,跑步时突然自觉腹部不适,恶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