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教学"乘数是三位数的乘法"时,原题的内容是一个粮店三月份售出面粉674袋,每袋25千克,一共售出面粉多少千克?这样一道例题让学生感觉与自己生活太远,和自己的关系又不是很密切,所以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如果照着原例题讲,学生肯定会觉得枯燥无味。于是,我们联系学生的生活来进行延伸。上课伊始,就让学生猜测一个滴水的水龙头每天要白白流掉多少千克水?学生们一听是生活中经常能遇到的事情,兴趣盎然,有的猜测5千克,有的猜测10千克,还有的猜测20千克,有个别学生看到了课后的内容说出来是12千克。教师接着问,照这样计算,一年要流掉多少千克水?学生马上算出平年是4380千克,闰年是4392千克。随着计算结果的出现,学生觉得非常吃惊:"哇!这么多呀!"看着学生吃惊的样子,教师又提出新的要求:"你家所住的楼房一共有多少户?如果按一家一个水龙头计算,一年要白白流掉多少水?"原题与改动后的题目比较有什么异同(包括与学生生活的联系、目标的维度、教学效果)?
-
"乘数是三位数的乘法"是一个比较抽象化的数学知识练习,但是它同样包含了丰富的过程性学习目标,教师在教学时应提供具体有趣的素材,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思考,使学生获得"乘数是三位数的乘法"的学习体验,并掌握"乘数是三位数的乘法"算理。
从上面的两个情景中,我们可以看出第一个情景,由于学生缺乏真实的体验,缺少吸引学生的素材,学生很难对这样的内容产生学习积极性,也不可能很好的参与学习的过程了。
不少专家指出,"教科书,只是教与学的工具,绝不是唯一的资源"。"大胆而创造性处理教材,甚至重组或改编教材,那是教师的权利"。因此,在第二个教学情景中,老师进行了大胆的替换改造,用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素材来取代。在上面的片段中,我们可以深刻体会到学生已初步学会了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周围世界,并且在这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探究活动中,学生加深了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真正体会到了生活中充满了数学,感受到数学的真谛与价值。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简述学习动机的分类。
- 以评价对象自身的状况作为参照标准,对其在
- 教学反思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 根据反思的时间,教学反思可以分为()。
- 简述激发小学生学习动机的方法。
- 常用的非测验的评价技术有案卷分析、观察和
- 下面是上海实验小学的一则评语:默默无声的
- 以学生所在团体的平均成绩为参照标准,根据
- 简述新课程提倡的评价理念。
- 学生的学习表现是教学评价的核心内容,其内
- 教学日记是教师对自己教学活动中具有教育价
- 以学生所在团体的平均成绩为参照标准,根据
-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所学知识向学生进行提问
- 一位教师在执教《落花生》一课,学到父亲
- 小学语文老师在学生作文上写的评语属于哪种
- 教师在家长通知书上写道:“该学生能够团结
- 一位青年教师在进行公开课《伊犁草原漫记
- 一个测验能够测量出所要测量的东西的程度称
-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李教师编制了一些练习题
- 阅读《动物学校》这个故事,回答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