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谈谈你对《三国演义》拥刘反曹思想倾向的理解。
-
(1)拥刘反曹的主题反映了人民德治仁政的理想和反暴政思想。
小说通过对曹操的残暴奸诈的描绘和对刘备的宽厚仁爱的赞扬,表现出作者、民众的对于“仁政”的向往。小说中写刘备从当阳撤退时,虽形势危急,仍不肯抛弃跟随他而行的十几万百姓,诸如此类的情节,与其说是敷演史实,毋宁说是写出了老百姓的希望。当然作者并没有去改变历史演进的基本走向,而是顺从历史的基本事实,让蜀汉集团走向灭亡,让暴政战胜仁政、丑恶消灭美好、奸诈打倒善诚,表现出浓重的悲剧色彩。
(2)拥刘反曹的主题是民族思想的反映。
历史上不止一次出现少数民族政权占据中原,而原有的汉族中央政权被迫南迁、偏安一隅的情形,“尊刘贬曹” 基调的形成,与这些特殊历史时期的政治情况有关。在这里“汉室”就是汉民族的象征。罗贯中在元末农民大起义的时代背景下提炼出这个主题,毛宗岗父子在清初民族矛盾尖锐的情况下修订加工《三国演义》,表达民族意识和民族愿望是可以理解的。
(3)拥刘反曹的主题是封建正统思想的表现。
三国故事虽然起于民间,却不可避免地受到皇权神圣的正统思想的影响。刘备是汉室宗亲,汉室天下合法继承人,因此受到人们的拥护。作者不仅从刘汉正统的观点出发,百般暴露曹操的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奸伪,同情汉献帝的傀儡处境,尽情地歌颂董承、吉平、王子服等人谋杀曹操恢复后汉正统的行动,而且,以蜀汉为正统,热情地颂扬了标榜恢复汉室的英雄们—刘、关、张和诸葛亮的业绩。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明代剧作家()的杂剧《中山狼》借寓言来抒
- 脂评本
- 谈谈你对《儒林外史》“戚而能谐,婉而多讽
- 元末明初的“四大南戏”又叫“四大传奇”,
- 试析《聊斋志异》的艺术魅力表现在哪些方面
- 纵一苇之所如的下句是什么?作者是谁?
- 晚清“四大谴责小说”指()、()、()、
- 《绿野仙踪》的作者是()。《镜花缘》的作
- 《三国演义》是如何表现拥刘反曹的思想倾向
- 简述《三国志演义》的艺术成就。
- 应该怎样评价《红楼梦》后四十回?
- 《王粲登楼》是元代剧作家()创作的杂剧,
- 流光容易把人抛的后两句是什么?作者是谁?
- 《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表现在哪些方面?
- 九死一生是晚清谴责小说()的人物,傅彩云
- 试举例说明关汉卿和马致远剧作在精神实质上
- 张协和李琼梅分别是南戏()和()中的人物
- 结合作品分析《聊斋志异》是如何创造诗情浓
- 明代白话短篇小说反映了哪些关于爱情婚姻的
- 《三国志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