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太阳伤寒证、太阳中风证、太阳温病有哪些异同?
-
《伤寒论》在太阳病提纲下又有太阳中风证、太阳伤寒证、太阳温病之分,三者同属广义伤寒之范畴,皆因邪气外袭,经气不利,营卫失调所致;临床都可见“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发热(原文第1条);同属太阳表证,均以发汗解表为治法。但其病因病机、脉证、治法方药各有不同,应注意鉴别。
①太阳中风证:典型原文有第2、12条。以风邪为主之风寒袭表所致,营卫失调,卫外不固,腠理疏松,营阴外泄是其病机;临床以汗出恶风、鼻鸣干呕,脉浮缓等为脉证特点。治以桂枝汤解肌祛风、调和营卫。
②太阳伤寒证:典型原文有第3、35条。以寒邪为主之风寒袭表所致,卫阳被遏,腠理闭塞,经气闭郁,肺气失宣是其病机;临床以恶寒甚、身痛腰痛、骨节疼痛,无汗而喘,脉浮紧等为脉证特点。治以麻黄汤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③太阳温病:典型原文有第6条。因温热邪气袭表所致,温邪犯表,营卫失和,耗伤津液是其病机;临床以发热甚而恶寒轻微,口渴,脉浮数等为脉证特点。值得注意的是张仲景当时对温病尚无具体治法方药,根据太阳温病的病机性质,当以辛凉解表为治法,方用银翘散等。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甘草泻心汤的功效是()
- 五芩散证必见症候包括()
- 比较三承气汤的病机、主症、治法与方药组成
- 桂枝去芍药汤证与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证属于
- 患者心下痞满,烦渴,小便不利,口干舌燥,
- 伤寒厥而心下悸,宜先治厥。
- 什么是厥证?其病机是什么?如何判定热厥证
- 除那项外,均为少阴病虚阳外越的指征:()
- 简述竹叶石膏汤证的主证、病机、治法及方药
- 表里同病的治疗原则有哪些?并各举2例说明
- 麻黄升麻汤证的病机是()
- 渴欲饮水,口干舌燥者,治疗宜用:()
- 五运六气的特点包括阴阳化生五行、五行运化
- 简述小建中汤证的症候、病机及方药是什么?
- 患者,男,50岁。外感发热,经治疗后热退
- 猪苓汤与五苓散的共有主证是:脉浮,发热,
- 简述炙甘草汤证的症候、病机及方药组成是什
- 如何理解少阳病欲解时?
- 简述治疗痛有几个方?
- 脉浮而涩,小便数,大便硬,腹无所苦,适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