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 轿车进入寻常百姓家,使人们出行更加便捷,同时也带了“堵车”的烦恼。以北京为例,截至9月6日,机动车保有量达到450.3万辆。9月17日,北京市区晚高峰拥堵路段达到140条,打破历史纪录,京城媒体称之为“惊天大堵车”。北京成了“首堵”。 某校高二(1)同学注意到这一情况,组成探究小组开展探究活动,现邀请你参与活动。 同学们通过调查发现,除车多路少外,抢道、掉头、开“霸王车”、开“斗气车”、酒后驾车、随意停放等“车德”缺失现象也是造成拥堵的重要原因。因此,同学们认为治理交通拥堵需要提倡汽车人的汽车道德。 政府治堵,责无旁贷。每个市民也都有支持、参与治堵的义务,都有文明出行、低碳出行、不给道路添“堵”的责任。请你为市民参与治堵提两条合理化建议,并说明哲学理由。
-
①宣传政府的“治堵”政策,发挥正确意识(认识、社会意识)的指导作用。
②“低碳出行”不能停留在口头,重在行动(步行、骑车、乘公交等),因为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学史可以着成败、鉴得失、知兴替;学诗可以
- 就文化自身的传承而言,影响文化发展的因
- 材料一:2014年10月14日,宁
- 2013年12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
- 央视公益广告《筷子篇》通过一双双筷子诉
- 习近平总书记到某山村考察时提出了“
- 文化塑造人生,这表现在() ①优秀文化
-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rd
-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猴年春晚创新性的融入
-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
- 《舌尖上的中国》不仅牵动观众的味蕾,更
- 乡土中国不仅是地理意义上的农村,也是整个
-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构建和谐社会有
-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
- 2014年,8月28日,第五届山东文化
- 某作家在谈及“文化是什么”的话题时描述道
- 某学校高二某同学准备以“文化在经济社会系
- 台湾作家龙应台说:“人本是散落的珠子,随
- 2015年伊始,农村土地改革题材电视剧《
- 2012年7月在英国伦敦举行的奥运会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