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联系实际论述当代科学技术与教育的关系。
- (1)发展科学技术的基础在教育,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深刻指出:“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必须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2)教育必须适应科学技术的发展。首先,人才的培养必须适应科学技术的需要。大量事实表明,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生产设备更新、生产工艺改革都非常迅速的当代,劳动者只有具备较高的科学文化水平、丰富的生产经验和先进的劳动技能,即只有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才能在现代化生产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同时,现代教育和现代生产发展的实践也告诉我们:科学技术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紧密结合的结合点,离开了这个结合点,不可能使广大青少年了解和掌握现代生产过程的基本科学原理和技术,也就不可能培养出符合科技发展需要的人才。同样,也不可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因此,人才的培养必须要适应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只有这样才会促进现代化生产更快地发展;其次,教育内容必须反映最新科技成果。新技术革命加速了知识更新的速度,对教育提出了挑战,要求教育用新的科学技术知识来改革现有教育内容,增设新课程,编写新教材。为了适应科学技术的新变革,各国都在对学校教育内容进行改革。尤其是自然科学、外语和计算机的教学,注重理论与社会实际相联系等。总之,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必须更新教育内容,反映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新成果,才能适应国内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以及国际竞争的需要;再次,教育手段必须适应科学技术的发展。当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要求有相应的现代化教育手段相匹配。电脑、多媒体、信息网络等现代技术的运用,将有利于进行个别化教育,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提高教育质量。
(3)教育与科技应该相互支持,协调发展。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杨贤江于1930年出版的教育学著作是(
- 上课铃响了,老师拿着准备好的影视资料和教
- 一张靶纸共三圈,投中内圈得10环,投中中
- 后学习的材料对先前学习材料的识记与回忆的
- 学习动机的强化理论是由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家
- 从直接具体经验到抽象经验排列了11种媒体
- 课堂教学会遇到许多难以预料的偶发事件,一
- “灯是照明的工具”这种认识反映了()。
- 世界上最早根据数学原理制定十二平均律的是
- 下列哪首作品不是刘雪庵所创作的()。
- 音乐课程目标主要体现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优秀班主任首先应立足于增强()。
- 教学目标叙写时,首先,要注意选用合适的(
- 按照()标准,可将教学评价分为相对评价、
- 25-5.6=()
- 要求认识的字,只要求读准字音,不抄写、不
- 汇集学生作品的样本,展示学生的学习和进步
- 进行曲的节拍特点为()
- 《第一钢琴协奏曲》是作曲家()于1830
- 一个三角形菜地,底是24.25米,高是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