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新生儿惊厥如何分型?
- (1)隐匿性惊厥:又称轻微发作,新生儿惊厥最常见的类型。在早产儿发生多,足月儿发生隐匿惊厥时许多临床现象也可与EEG惊厥活动不一致。隐匿性惊厥发生时,被同时记录的EEG惊厥放电所证实的惊厥表现有:①持续睁眼;②眼球运动;③咀嚼、踏步状;④呼吸暂停及一些自主神经表现。足月儿脑电图往往在颞叶导联出现惊厥放电。不少有经验的小儿神经科医生证实,眼部表现是新生儿隐匿性惊厥发作的主要表现,早产儿多为持续睁眼伴眼球固定,足月儿为水平斜视。
(2)强直性惊厥:主要见于早产儿。多与EEG惊厥不一致,全身性多于限局性。限局性表现为不对称性颈及躯干强直姿势(可与EEG惊厥一致);全身性呈双上下肢强直伸展或上肢屈曲下肢伸展,常伴呼吸暂停、双眼上翻,甚似去大脑强直表现(多与EEG惊厥放电不一致)。往往提示病情严重。多见于高胆红素血症、破伤风等。去大脑强直表现为双上下肢和躯干强直伸展,而上肢内旋、瞳孔散大、两眼球向下移动。
(3)局灶性阵挛性惊厥:多见于足月儿。多与EEG惊厥一致,呈节律性、慢(1~3次/s)而逐渐减少的阵挛活动。局灶性累及面、上或下肢、颈部,均为单侧,反复规律地一个肢体或同侧的两个肢体的阵挛性运动,持续时间短,意识并不全丧失。发作期脑电图可出现局灶性单侧高幅尖波,发作间期常有局部慢波或低电压活动。
(4)多灶性阵挛性惊厥:多灶性阵挛可累及身体多部分,呈游走性阵挛性发作,由一侧肢体转到另一侧肢体,面肌也可受累,多伴有意识丧失。多灶性阵挛性发作等同于新生儿强直一阵挛性发作,常提示脑的大面积严重受损。
(5)肌阵挛性惊厥:发作时速度快,屈肌群抽动多。呈快速、反复的上下肢或所有肢体的伸展或屈曲,局灶及多灶性与EEG惊厥放电多不一致;全身性肌阵挛多与EEG一致,可有类似婴儿痉挛样不典型放电。新生儿期少见,一旦出现则表示弥漫性脑损伤。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孕40周新生儿每日钠的需要量约是()
- 足月儿,第1胎。生后2天黄疸明显,肝脾略
- 一患儿,12天,发热、尖叫、双目凝视伴脓
- 早产儿胎龄35周,生后3小时出现呼吸困难
- 以下哪个配对不会引起新生儿Rh溶血病()
- 超低出生体重儿(ELBW)是指()
- 一足月新生儿,生后第1天开始发热、腹泻,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伴有颅内出血多见于(
- 关于新生儿败血症的实验室检查,下列哪项没
- 一女婴,娩出1min时,心率为110/m
- 一胎龄33周早产儿,顺产。生后2h出现呼
- 胎儿缺氧所致()
- 我国围生期的定义为()
- 足月新生儿,产钳助娩,羊水浑浊,出生无呼
- 一足月儿,母乳喂养。2d来食欲减退、烦躁
- 早产儿的外观特点之一是()
- 新生儿败血症最常见的感染途径是()
- 新生儿ABO溶血病最常发生于()
- 下列哪项是新生儿ABO溶血病主要的临床表
- 新生儿颅内出血的临床表现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