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如何理解三焦传变的“始上焦,终下焦”。
- “始上焦,终下焦”是清代医家吴鞠通关于三焦传变的论述,反应了某些病发于表地新感温病的病程发展阶段。如上焦手太阴肺经的病变为温病的初期,中焦阳明胃的病变多为病程中期或极期,下焦阻少阴肾及足厥阴肝的病变多为病程后期。但由于感邪性质不同,体质类型有异,所以温病三焦病机的发生及演变,不一定都是按照上述之规律固定不变。例如暑热病邪可直犯心包,未必始于上焦手太阴;湿热病邪直犯中道,困阻脾胃;肾精素虚者,邪气伏藏下焦,病起于足少阴;还有其他一些伏气温病也可起病于营血分。同时,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邪之所感,随处可传,在温病过程中,常有上焦证未解而又见中焦证者,或中焦证未解而又有下焦证者。故上焦、中焦、下焦的病变不是截然划分的,有时相互交错,相互重叠。因此,对于温病“始上焦,终下焦”的传变,只是指一般温病较常见的传变规律,而不能把它看成一成不变,僵化固定的形式,临床上要知常达变,方能掌握温病的发展变化情况,做到识证准确,施治无误。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湿热病,湿热结于下焦,而表阳暂亡,见手足
- 《湿热病篇》“湿热证,十余日后,尺脉数,
- 温病临床表现大多数起病(),来势(),传
- 身热,腹痛便秘,口干咽燥,倦怠少气,舌苔
- 薛生白治疗“邪入厥阴,主客浑受”证,所用
- 疟疾发病可见()
- 阳明腑见症特点是()
- 薛雪说:“湿热证,寒热如疟,湿热阻遏膜原
- 春温气分郁热证见身热不已,烦躁不安,胸膈
- 患者,炎热之日野外工作,回家后当晚出现发
- 温病的概念的外是指()
- 薛氏五叶芦根汤证可见()
- 证见神识昏蒙,时清时昧,时有谵语,苔腻脉
- 在中医学中,最先论述卫气营血概念的著作是
- 风温病的诊断特点有()
- 以下哪项不属通下逐邪法?()
- 首先提出运用辛温发表剂治疗外感病,必须因
- 开达膜原
- 时有汗出
- 湿热证,数日后脘中微闷,知饥不食,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