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书院产生的历史背景是怎样的?
-
书院是中国古代特有的教育组织形式,它以私人创办和组织为主,将图书的收藏、校对,教学与研究合为一体,是相对独立于官学之外的民间性学术研究和教育机构。始于唐代,宋代繁荣兴旺。
(1)宋初官学长期处于低迷不振的状态;
(2)北宋科举取士规模日益扩大促进了书院的发展;
(3)朝廷崇尚儒术,鼓励民间办学;
(4)佛教禅林的影响;
(5)雕版印刷术的普及及应用。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解放战争期间在新解放区的教育政策有哪些?
- 王守仁在儿童教育上有哪些主要见解和主张?
- 农民运动讲习所
- “五四”新文化运动对教育领域的影响有()
- 明清私塾在教学方法上,重视()和(),教
- 简述孟子的道德教育原则与方法。
- 《中庸》关于学习的五步骤是()、()、(
- 南洋公学
- 汉代太学建立于(),教师称为(),学生称
- 朱熹关于教育阶段的划分和主要教育内容。
- 1912年1月19日,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
- 中国最早的教育机构是()年举办的()。
- 苏区临时中央政府的教育行政机构称为(),
- 中国,也是世界第一所文艺专门学校是()。
- 蔡元培提出“五育”并重,这“五育”是指(
- 我国封建社会的“四书”是指()。
- 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救国十大纲领》中,提出
- 苏区临时中央政府的行政机构称为(),行政
- 如何认识王守仁“知行合一”的道德修养原则
- 一般认为公元606年()的设置,标志着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