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简述土地革命的阶级路线、土地分配方法及意义。
-
简述土地革命的阶级路线、土地分配方法及意义
毛泽东在革命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逐步形成了中国共产党的比较完整的土地革命路线。
经过实践中的反复摸索,到1931年,中国共产党在总结土地革命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一条比较完整的土地革命阶级路线和正确进行土地分配的方法,即:依靠贫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以乡为单位,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在原耕地基础上,实行抽多补少,抽肥补瘦。
土地革命,是中国农村真正的社会大变动,它要摧毁延续二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从政治经济上解放广大农民,调动了农民的生产和革命的积极性,使中国共产党获得了雄厚的群众基础。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导致红军第五次反“围剿”斗争失败的是()
-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中共得到农民衷心拥护的
- 下列土地政策符合1931年毛泽东制定的土
- 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秘密召
- 人民军队的生命线是()
- 新民主主义时期民主党派的政治主张是希望在
- 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在修建钱塘江大桥时用以
- 从1927年7月大革命失败到1935年1
- 在1930年到1931年的三次反“围剿”
- 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开始走向成熟的时期是(
- 国民革命失败后,国内阶级关系发生重大变化
- 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
- 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历史转折
- 1927年8月1日,中共在南昌举行起义,
- 在土地革命战争前中期,先后在中共中央领导
- 在王明“左”倾错误路线指导下,被错误批判
-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
- 下列关于“八七”会议的表述正确的是()
- 中央红军和中共中央机关长征开始于()
- 30年代初,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中建立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