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心脏骤停
- 是指患者的心脏在正常或无重大病变的情况下,受到严重的打击,致使心脏突然停搏,有效泵血功能消失,引起全身严重缺血、缺氧。当心脏骤停患者处于“临床死亡”期,如果心肺脑复苏措施及时、有效,其存活率可达70~80%,反之,则可迅速导致死亡。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抢救急性肝衰竭时,下列措施属于支持治疗的
- 患者男,50岁,因“进行性黄疸1个月”来
- 有关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心电图改变,不正确的
- 抢救对硫磷、内吸磷等有机磷中毒者,洗胃液
- 急性呼吸衰竭的发病机制()
- 超高热危象温水擦浴的水温为()
- 体外电除颤时,选择能量水平,首次常为()
- 男性,62岁。腹痛伴发热和黄疸3天。烦躁
- 右心衰竭患者最有诊断意义的体征是()
- 经口对口人工呼吸时传播的细菌和病毒有()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临床表现()
- 社区感染肺炎球菌肺炎的治疗,最主要的措施
- 肘关节包扎应选用()
- 最可能并发脑梗死的心律失常是()
- 下列哪些措施属于脑复苏的治疗措施( )
- 患者女,65岁,车祸后颈部、胸部、腰部和
- 角膜反射消失见于()
- 阅读胸片 病灶部位()
- 患者男,42岁。因电击后意识不清伴四肢抽
- 男性,72岁,心肌梗死后反复出现频发室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