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试论述未经审判不得定罪原则的基本内容。
- 《刑事诉讼法》第12条规定,“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这是确立未经审判不得定罪原则的法律依据。未经审判不得定罪原则是我国1996年修改刑事诉讼法确立的基本原则。
理论界有人认为它与西方国家普遍适用的“无罪推定原则”是一致的。刑事诉讼法学界通说予以否认,但认为其中包含和体现了无罪推定原则的基本精神。我国刑事诉讼法第12条规定的未经审判不得定罪原则更清晰地解释是,“只有经过人民法院依法判决,才能确定有罪。”这既确认了人民法院统一定罪权,又体现了我国刑事诉讼立法对无罪推定的吸收。从一定程度上说,未经审判不得定罪原则是我国刑事诉讼走向科学化、正当化化的重要表现。
未经审判不得定罪原则的基本内容包括如下几方面:
第一,只有人民法院有权确定某人是否有罪和犯有何罪。定罪权只属于人民法院,只有人民法院经过法定程序的审理和依法判决,才能确定某人是否有罪,其他任何机关、团体和个人都没有这种权力。
第二,在人民法院依法作出的有罪判决且发生法律效力之前,不得将任何人确定为有罪,只有在经过审判认定一个人有罪之后,才能称其为罪犯,否则称为“犯罪嫌疑人”。在刑事诉讼中,被追究刑事责任的人,在被起诉到法院之前处于犯罪嫌疑人的地位,不是罪犯,法院依法作出有罪判决之前,任何人不是罪犯。
第三,被指控犯罪的刑事被告人,在审判过程中如果证据不足,指控不成立,人民法院应当宣告无罪,这是该原则派生的一个原则,理论上称之为“疑罪从无原则”。根据这一原则,在检察院审查起诉阶段发现证据不足,事实不清,人民检察院应当作出不起诉决定。
第四,刑事案件的举证责任就必须由控诉方承担。控诉方控告被告人有罪,必须承担相应的举证责任。我国刑事诉讼法第49条规定,“公诉案件中被告人有罪的举证责任由人民检察院承担,自诉案件中被告人有罪的举证责任由自诉人承担。”被告人一般不承担证明自己无罪的责任,人民法院不得因为被告人不能证明自己无罪而确定其有罪。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刑事诉讼结构
- 根据修订后的刑诉法的规定,判断下列关于刑
- 在一起共同抢劫案中,M省A市人员马某、宋
- 1999年的一天,摄影爱好者小柳在某风景
- 人民法院在审判阶段发现被告人所实施的犯罪
- 请论述我国刑事诉讼中的“人民检察院依法对
- 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符合哪些情形
- 张三深夜被一伙不明身份的人打成重伤,张三
- 刑事诉讼的任务是什么?
- 试述未经法院判决不得确定任何人有罪原则。
- 下列哪些情形不由军事法院管辖()。
- 中国古代刑事诉讼制度的基本特征有()。
- 刑事诉讼法上的立案条件是什么?
- 甲某涉嫌犯罪被公安机关羁押以后,要求聘请
- 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撤销原判,发回原审人民
- 人民法院指定辩护的刑事法律援助案件,由下
- A省B市公安局刑警队队长安某因涉嫌刑讯逼
- 禁止双重危险原则
- 张某住市区新华路65号,国庆期间全家外出
- 根据《刑事诉讼法》的原理和有关规定,逮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