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功频电液控制的基本原理。
-
上图是功频电液控制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图,当外界负荷增加时,汽轮机转速下降,测频单元感受转速变化,产生一个与转速偏差成比例的电压信号△Uf,输入到PID控制器,经PID运算后输入到电液转换器的感应线圈,当线圈的电磁力克服了弹簧的支持力后,使高压抗燃油(EH油)进入油动机底部油动机上行开大了调节阀门,增大了汽轮机的功率,与外界负荷变化相适应。汽轮机的功率增加后,测功元件感受到了这一变化,输出一负的电压信号△Up到PID控制器。如果△Up=△Uf,且两者的极性相反,其代数和为零,此时PID的输出不变,因此控制系统的一个过渡过程动作结束。当外界负荷减小时其控制过程与上述相反。
当新汽压力降低变化时,在同样阀门开度下汽轮机的功率减少,这时测功单元输出电压信号减小,因此在PID入口仍有正电压信号存在,使PID输出信号继续增加,经功放、电液转换器和油动机后又开大调节阀门,直到测功元件输出电压与给定电压完全抵消时,即使得PID的入口信号代数和为零时才停止动作。由此可见,采用了测功单元后可以消除新汽压力变化对功率的影响,从而保证了频率的偏差与功率变化之间的比例关系。即保证了一定的速度不等率,也就是保证了一次调频的能力不变。
利用测功单元和PID控制器的特性也可补偿功率滞后。当外界负荷增加时使汽轮机转速下降,测频单元输出正电压信号作用于PID控制器,经过一系列的作用开大调节阀门,首先使高压缸增加功率,但此时由于中压缸功率增加缓慢,使测功元件输出信号很小,不足以抵消测频单元输出的正电压信号,因此,高压调节阀门继续开大,即产生过开。这样高压缸因过开而产生的过剩功率刚好抵消了中压缸功率的滞后。当中低压缸功率滞后逐渐消失时,由于测功元件输出电压的作用又使高压调节阀门关小;当中低压功率滞后完全消失后,高压调节阀门开度又回到稳态设计值。此时控制系统动作结束了。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测量设备和电路的安装、布置、调整不当,测
- 热控就地纯显示弹簧管压力表的点检标准有几
- 使用液柱式压力计应注意哪些问题?
-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泄露检查的内容?
- 汽机机械量变送器安装一般有什么要求?
- 如何消除或减轻水击危害?
- 在共发射极放大电路中,三极管的集电极电流
- 电缆敷设应在电缆头附近留有备用长度,是为
- 请画出无差调节系统,在阶跃扰动下过渡过程
- 简述扩散硅式压力(差压)变送器的工作原理
- 变压器的额定参数主要有额定容量、额定电压
- 热工仪表检修质量的一般要求有哪些?
- 小电流接地系统中,消弧线圈的三种补偿方式
- DEH系统进入ATC控制方式运行最基本的
- 什么是多次强制循环锅炉?
- 现场总线系统的特点是什么?
- 法定计量单位中,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有那
- 铜热电阻的电阻值与温度之间的函数关系是什
- 电流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是()
- 力平衡变送器产生静压误差的原因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