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岩浆岩相的基本含义是什么?侵入岩有哪些主要的岩相?试述它们的主要特征。
- 岩浆岩的相指生成环境不同而产生的不同的岩石和岩体总的外貌和特征。按照侵入体的定位深度,分为三个相,侵入岩的相可据其矿物组成、结构构造及围岩蚀变程度等特征进行识别。
(1)浅成相(epizone):侵入深度为0-3km。侵入体规模较小,常见岩墙、岩床、岩盖、小岩株、隐爆角砾岩体等,岩体中可以发现晶洞构造,与围岩多呈不整合接触。因冷却速度快、静水压力较低,挥发组分逸失较多,岩体具细粒、隐晶质结构及斑状结构,斑晶可具熔蚀或暗化边结构。矿物常保存了高温条件下的结构状态,斜长石环带发育、常见高温石英斑晶、出现易变辉石等。岩体接触变质较弱,有时有硅化、绿泥石化、绢云母化蚀变,浅成相小型侵入体常与金属矿产有关,尤其是隐爆角砾岩体,是很好的容矿岩体。
(2)中深成相(mesozone):侵入深度为3-10km,多属较大的侵入体,如岩株、岩基、岩盆等,也有岩盖、岩墙等小型侵入体。因冷却速度较慢,并具有相对较高的静水压力,岩石具中粒、中粗粒结构、似斑状结构,岩体组成一般不均匀,矿物内部的结构状态在缓慢冷却过程中得到调整,如斜长石环带不发育,石英为它形的低温石英。接触变质带较宽,有时有云英岩化带,常见矽卡岩带,在接触带可形成各种接触变质和高温汽成热液矿床。
(3)深成相(catazone):侵入深度>10Km。岩体较大,岩体走向与区域构造线理方向一致,围岩为区域变质的结晶片岩、片麻岩类,岩体主要为花岗岩类。岩体常为片麻状构造,交代结构十分发育。斜长石无环带。岩体无冷凝边,围岩无接触变质带,与围岩多为逐渐过渡关系。侵入体由边缘向中心,固结时的冷却速度由快变缓,矿物结晶粒度因而具有由细到粗的变化,因此由边缘向中心又分为边缘相、过渡相和中心相。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