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简答题论述孔子编辑活动的主要特色。
  • 孔子编订六经,是我国历史上有成果保留下来、而且影响深远的最早的编辑活动。自汉魏以来,学术界对其文化贡献一致概括为“删诗书,定礼乐,赞易道,修春秋”。考察孔子的编辑活动,其特点可从四个方面予以把握。
    (1)述而不作的编辑原则。孔子整理六经的原则十分明确,即“述而不作”。孔子说自己“述而不作”,并不意味着对原本典籍一字不改,意在强调尊重史实、实事求是,不篡改、歪曲历史。孔子本着“述而不作”的原则整理文献,在教育活动中,却赋予旧文献以新的内涵,赋予旧文化以新的生命力,“以述为作”。
    (2)明确的编辑意图。孔子编书,一则宣扬学说,二则追求实用。孔子希望通过恢复周礼加强周天子统治,挽救世道衰颓。如编定《诗经》时,“取其可施于礼义者”;编写《春秋》时,主张“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根据主观意向笔削材料,在客观叙事的形式下“隐寓褒贬”,因此达到“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的效果。孔子编书的另一个目的为配合教学,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儒家政治理想的合格从政人才,具备实际的政治本领。
    (3)科学的编辑方法。在长期的编辑实践中,孔子总结出一些较为科学的编辑方法,即多闻阙疑、无征不信。孔子认为,对古文献的编辑应以择善而从,对史书的阙文要存疑,留待后人思考,不能主观臆测妄加修改。如今传《春秋》,仍有相当阙误。孔子认为,编集文献须重考证,若无客观证据,不可轻易下笔。孔子所编《仪礼》,讲的全是周礼,由于夏礼、商礼文献不足,故虽能言,终未成书。
    (4)理性的编辑思想。孔子崇尚平实学风,对没见过的事物,无法探究、无法理解的超自然现象,尽量不去提及。孔子充满理性光芒的编辑思想一方面将“神话历史化”,是对理性精神的追求;另一方面,却不自觉地造成了我国古代神话的大量亡佚。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