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简述集装箱船舶三大干线和三大陆桥运输集装箱船舶三大干线
-
1)远东——北美航线
远东——北美航线实际上可分为两条航线,即一条为远东——北美西岸航线,另一条为远东——北美东岸、海湾航线。
远东——北美西岸航线指东南亚国家、中国、东北亚国家各港,沿大圆航线横渡北太平洋至美、加西海岸各港。该航线随季节也有波动,一般夏季偏北、冬季南移,以避北太平洋的海雾和风暴。本航线是战后货运量增长最快、货运量最大的航线之一。
远东——北美东岸、海湾航线不仅要横渡北太平洋,还越过巴拿马运河,因此一般偏南,横渡大洋的距离也较长,本航线也是太平洋货运量最大的航线之一。
2)远东——地中海和欧洲航线
该航线大多是经马六甲海峡往西,经苏伊士运河至地中海、西北欧的运输,也可分为远东——欧洲和远东——地中海两条航线。本航线是一条远程航线,多数采用大型高速集装箱船运营,航线货运也较繁忙。
3)北美——欧洲和地中海航线
该航线实际包括了北美东岸、海湾——欧洲、地中海和北美西岸——欧洲、地中海两条航线。
三大陆桥运输:北美大陆桥、西伯利亚大陆桥、新亚欧大陆桥。
1)北美大陆桥北美大陆桥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陆桥运输方式。当时,一方面由于日本通向西方的海路受到严重威胁,一方面由于美国在战争以后需要加速发展西部地区经济,于是日美联合利用美国港口和铁路网,开辟了世界上第一条大陆桥运输通道。这条大陆桥全长4500公里,东起纽约,西至旧金山,它西接太平洋,东连大西洋,缩短了两大水域之间的距离,省去了货物由水路绕道巴拿马运河的麻烦,对恢复和发展美、日经济发挥了重要作用。实践证明,从远东、日本以太平洋沿岸门户,利用北美陆桥到美国东岸与海湾地区的海陆联运,比采用全水路运输,可节省10~13天的运输时间。
2)西伯利亚大陆20世纪60年代末,由于埃以战争爆发,苏伊士运河关闭,航运中断。同时,由于石油危机的冲击,再加上原苏联东进开发西伯利亚,于是日、苏联合,利用原苏联纳霍德卡港及西伯利亚铁路和东西欧铁路开辟了世界上第二条大陆桥,也就是世界上极负盛名的西伯利亚大陆桥。因其主要利用了东起海参崴,西到车里亚宾斯克的西伯利亚大铁路,所以称其为西伯利亚大陆桥;又因其地跨亚、欧两个大陆,所以又称亚欧大陆桥。东端已由原来的日本发展到韩国、菲律宾、东南亚、中国香港地区和中国台湾省,西端已从英国发展到整个欧洲大陆和伊朗、中东各国。这条大陆桥东起纳霍德卡港、东方港等港口,西至荷兰鹿特丹,全长13000公里。通过这条路线,比经过好望角和苏伊士运河的海上运输线缩短运距1/3,运费便宜20%~25%,运期节省35天左右。
3)新亚欧大陆桥随着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和亚欧经济贸易交流的扩大,在亚欧大陆之间又架起了一条新的大陆桥,即新亚欧大陆桥。1990年9月12日,我国北疆铁路与原苏联土西铁路顺利接轨,形成了继西伯利亚
大陆桥之后,又一条横贯亚欧大陆的更为便捷的铁路通道。它把太平洋与大西洋沟通起来,实现海—陆(铁路)—海的连贯运输。这条大陆桥东起我国的连云港、日照等沿海港口城市,西行出域穿越哈萨克斯坦等中亚地区,经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波兰、德国等欧洲国家,抵达大西洋东岸荷兰的鹿特丹、比利时的安特卫普等欧洲口岸,全程长达11000km左右。1992年12月l日,新亚欧大陆桥过境集装箱运输开通,新亚欧大陆桥运输进人试运营阶段。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集装箱(Container)
- 一般件杂货水路运输,按集装箱运输的地域分
- 设在内陆的集装箱货运站也叫集装箱公路运输
- 按集装箱吊具与装卸机械连接方式的不同,吊
- 集装箱运输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 编制集装箱船舶预配图的要求是什么?
- 集装箱箱务管理是集装箱运输系统中的重要一
- 集装箱班轮运输的特点是有固定的()、固定
- 班轮公司运输的集装箱货物的交接方式通常是
- 特殊货物的装载要求有哪些?
- 集装箱在运输工具上的固定部位是角件。
-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均一包箱费率(FAK)
- 下列哪项原因发生的有关索赔向承运人提出?
- 在集装箱上标明重量时,要求公斤(kg)和
- 集装箱装箱单是详细记载集装箱内货物的名称
- 简述吊装式全集装箱船舶的结构特点?
- vessel的中文意思是()
- 须经过与海运相结合的二种运输方式联合运输
- 有一批新鲜的水果要用集装箱进行运输,应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