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谢榛的)“情景”说
- 这是谢榛在《四溟诗话》中讨论的中心问题。他说: “诗乃模写情景之具。”因而 “作诗本乎情景。”根据他的论述,他的“情景”说主要是说:一、诗歌是模写情景的工具,以情和景为主要内容,换言之,就是说情和景是诗歌的两个要素。;二、诗歌内在的情感要深长,外在的景物要远大;三、同样的景物,主体不同,就会有不同的感受,情和景要互相融合,而二者的融合取决于“情景适会”。四、这种“适会”是在客体触发主体的感发过程中发生的。在这种状态中,主体“思入杳冥”,“无我无物”,主客体之间达到了完全的融合统一。谢榛的“情景”说对情和景的关系有着深刻的体会,在前人的基础上,提出了比前人更进一步的看法,对王夫之等人的关于情和景关系的说法也有一定的影响。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教材认为,孔子所代表的儒家的文艺观,大体
- 试述常州词派的比兴寄托说。
- 简述严羽诗论的贡献。
- 张炎在《词源》里首先确定了“雅正”的审美
- 试述皎然关于意境的本质及其审美特征的看法
- 怎样理解王国维说的一切景语,皆情语也这句
- 王国维词学理论核心是()
- 试述李渔结构的重要性和为了安排好结构要“
- (李贽的)童心说
-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这一著
- 《毛诗大序》还提出了讽谏说,文中说:“上
- (钟嵘的)诗有三义说
- 结合金圣叹关于《水浒传》的评论,你怎样理
- 曹丕《典论•论文》把文章分四
- (谢榛的)“情景”说
- 试述在意境的表现形态上,王国维将其分为“
- 孔子是如何论述文艺的社会功能的?
- 简述钟嵘的性情说。
- “吾所谓道也,非向所谓老与佛之道也。尧以
- 兴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