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区域变质作用有何特征?其形成环境是什么?由哪些因素引起?
-
区域变质作用是在广大范围内发生,并由温度、压力以及化学活动性流体等多种因素引起的变质作用。区域变质作用影响的范围可达数千到数万平方公里以上,影响深度可达20km以上。区域变质作用的温度下限在200℃-300℃,上限在700℃-800℃,压力变化在100-200MPa到1.3-1.4GPa之间。除了静压力以外,定向压力常起重要作用。区域变质作用的发生常常和构造运动有关。
(1)低压高温环境地温梯度高,约25℃-60℃/km,在地下不到l0km处,温度最高可达到600℃。温度是引起岩石变质的主要因素,以出现红柱石等低压、高温变质矿物为特征;火成岩相当发育,广泛发生接触变质作用。
(2)正常地温梯度环境地温梯度正常,大约在16℃-25℃/km。
(3)高压低温环境地温梯度低,约为7℃-16℃/km,在地下20-30km深处,温度约为300℃。这环境以出现如蓝闪石等高压、低温变质矿物为特征,缺乏火成岩。
在区域变质作用中原岩的的矿物可以发生重结晶、重组合以及交代作用;岩石的结构构造也发生综合性变化。
区域变质作用中有一种特殊类型,称为埋藏变质作用。它是由于上覆巨厚层沉积物的重量所产生的静压力及较低的温度(一般低于400℃)所引起。这种变质作用的发生与岩石的埋藏深度大有关,而与构造运动及岩浆活动无关。其变质程度浅。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写出下列矿物所属化学类别:自然硫为();
- 玄武岩质成分的岩浆通常流动缓慢,故多形成
- 简述岩浆岩的主要类型?
- 熔岩的流动性主要取决于粘性。而粘性于主要
- 软流圈可能有一种缓慢的对流运动。
- 地球上玄武质岩浆占所有岩浆总合的80%。
- 较好的解释重力均衡现象的是()。
- 区域变质作用的变质程度表现出水平与垂直方
- 已知岩层的走向,便能推测其倾向。
- 雪线以上地区都能形成冰川。
- 确定岩层走向之后,便可推断其倾向。
- 浩瀚的海洋,无论从横向或纵向来看,海水的
- 变质作用按作用的主要因素,结合作用的范围
- 一个地区地下水的多少只决定于该地区将雨量
- 河流搬运物质的方式有()、()和()三种
- 引起沉积物固结成岩的主要作用有()、()
- 地核最合理的物资组成应是()
- 简述同质多像是什么?
- 承压水是()。
- 年代地层单位“宇、界、系、统、阶”对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