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2006年5月17日,马来西亚人陈某驾驶货轮在我国领海运输我国限制进口货物,被我国某海关查获。某海关经查认定,陈某运输的以上货物无合法证明,其以运往马来西亚海防为名,实际准备运往我国内地。某海关认定陈某的行为已构成走私,决定没收其所有物品。香港某有限公司不服某海关的行政处罚决定,以被没收财物的所有权人的身份,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通知陈某以第三人身份参加诉讼。此案是否为涉外行政诉讼?
- 此案第三人陈某为马来西亚人,具有主体的涉外性,故此案为涉外行政诉讼。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每年小满后十日至立秋前一日,有大理寺左右
- 1787年5月,美国13个州的代表在费城
- 司法赔偿是一种国家补偿。
- 论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法典结构和内容的变
- 甲因贪污行为被撤销公司经理职务,故对揭发
- 公安机关在办理刑事案件中,对犯罪嫌疑人所
- 间接故意能发生在()情形中。
- 根据下列受害人的情况,国家可以行使外交保
- 凡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其他组织之间以及他
- 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的职责包括:()
- 赔偿请求人可以向共同赔偿义务机关中的任何
- 凡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者年幼的人,都不
- 职业培训
- 旅客韩玉投宿蓝天饭店,办好住宿手续后,将
- 行政诉讼的执行主体是()。
-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法律制度较秦汉时期有
- 对罗马法上的人格表述正确的是:()
- 《元典章》
- 某伤害案,由于犯罪嫌疑人系当地公安局局长
-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12年10月9日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