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简答题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看通俗文艺
  •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市场经济决定了文学活动必然具备层次性和多样性,这为通俗文艺的存在和发展提供了充足空间。另一方面,要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审美需要,自然也需要一个发展过程。这是一个雅与俗、高雅艺术与通俗艺术双向运动的发展过程。通俗文学又被称为俗文学、大众文学、消遣文学、消费文学、娱乐文学、畅销文学等,听起来虽然略含贬义,但却充分体现了其通俗性。通俗文学的通俗性表现在它的内容、表现形式和语言都是通俗的。通俗文学对于读者的文化修养要求相对较低,因此通俗文学极易为群众接受,有益于文学的广泛普及。然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受市场利益地蛊惑,文学的商业性也越来越强,这在很大程度上不可避免地导致部分通俗文学走向彻底的媚俗乃至低俗、恶俗,例如专以偷窃隐私、情色暴力、奢靡生活为题材的通俗读物,在引导人民群众的审美情趣上就起到了一定的负面影响。通俗文学的通俗性并不排斥文学性,通俗并不等于庸俗。有些作家以畅销为目的,为占领市场、争当明星作家而写作,为此甚至不惜牺牲作品的文学性,内容缺乏深渡,语言庸俗低劣,刻意追求通俗文学的传奇性和娱乐性,还导致许多通俗文学作品离奇古怪、不着边际,丧失了文学的真实性。因此,通俗文学不能偏离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的主导性,忽略思想性与教育性,将娱乐性与思想性、教育性统一起来。
    总之,文艺作品有层次之分,但雅与俗的界限仅是相对的,往往是俗中有雅,雅中有俗,并且随着时间的流变和接受者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尽管通俗文艺往往趋新追奇,具有一定的广泛性、较强的商业性和娱乐性,有的也不免掺杂一些低级、庸俗、色情等不健康的成分,但从文学史上讲,雅俗并不是绝对的,有时会互相转化。例如明初出现的优秀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也是在通俗文学的基础上加工创作而成的经典作品。对于文学活动中的雅与俗的问题,要正确对待,积极引导,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审美需要出发,在大力民展高雅的、严肃的艺术的同时,又要重视引导通俗文艺的健康发展,在普及——提高——普及、俗——雅——俗——雅以至无限循环的发展过程中,将我国社会主义文艺推向一个更高的水平。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