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简答题简述中国博物馆发展史?
  • 1、古代对文物的收藏分为几种方式:(1)皇家收藏(2)家族收藏(3)庙堂收藏(4)文人之间的收藏(金石学:研究、品味;认识古代文物,积累研究方法)
    2、近代博物馆兴起19世纪40至70、80年代,中国人对博物馆认识的特点:仅作为一般风物人情了解,未进行专门的考察研究。这些介绍开拓了人们的视野,足够认识到博物馆的社会意义,从而为建设中国自己的博物馆创造了条件。(1)徐继畬在《瀛环志略》中首先介绍了一些国家的军事博物馆、历史文物馆。(2)斌椿是1866年清政府第一次正式派出的访问欧洲的官员,在游记中记述了西方的“万种园”和“禽古馆”。(3)张謇创立了中国第一座公共博物馆——南通博物苑。(4)黄遵宪《日本杂事诗》中介绍了许多日本博物馆。(5)陈兰彬的《使美纪略》记述了华盛顿纪念馆。
    3、中华民国时期是博物馆发展时期(1)1912—1937年,中国博物馆事业的初步发展①成立了第一个国立博物馆—国立历史博物馆;②古物陈列所、故宫博物院等一系列大型博物馆成立。(2)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时期的博物馆事业在曲折中缓慢前进。①抗日战争中中国博物馆事业遭到很大破坏,文物散佚严重。②在内地少数地区新建立了少数博物馆。如四川博物馆、中国西部博物馆等。③解放战争时期国民政府将前中央博物院的许多文物运抵台湾。④人民革命根据地建立革命博物馆等博物馆和展览。(3)外国人在中国开办了大量的博物馆,它们是帝国主义在文化上对中国侵略的表现,是奴役中国人民的文化工具。如上海的震旦博物院、天津的北疆博物院、成都的华西协和大学博物馆等。
    4、当代中国博物馆(1)1949——1952年,原有博物馆的改造与整顿①成立了文物事业管理局,郑振铎任局长,负责领导全国的文物博物馆事业。②接管各地博物馆。③实行法治,保护文物古迹,严禁文物非法出口。④改造、整顿旧型博物馆。(2)1952——1966年,社会主义博物馆事业的初步发展地志性博物馆的建立;纪念性博物馆和专门性博物馆发展;北京三大馆的建立是此期博物馆事业繁荣发展的标志。博物馆数量增加,工作水平有很大提高,逐步锻炼培养了一大批业务骨干力量。(3)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中博物馆事业的破坏欲停滞(4)改革开放以来博物馆事业的迅速发展,①1979年,国家文物局召开了各省、市、自治区博物馆工作座谈会讨论拟定了《省、市、自治区博物馆工作条例》②国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并制定了一系列保护、管理文物的法律、法规。③1982年,成立了中国博物馆学会,是中国博物馆界的群众性学术团体。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