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副热带急流云系、赤道辐合带云系的基本特征副热带急流云系、赤道辐合带云系的基本特征
-
(1)副热带急流:在副热地区,急流云系由低纬伸向中纬地区,它将低纬度地区的动能、热量和水汽向中高纬地区输送,起着中低纬度地区大气的相互作用,其主要特征有以下三个方面:
1、长宽之比甚大,表现为一条东西南北走向的云带;
2、云系与热带辐合带相联接,或起源于热带辐合带云系的北部边缘;
3、云带的左边界通常整齐光滑,时常出现横向波动云系,一些小的云线垂直于急流云带。
气象卫星图像上副热带急流有三个基本特征:
一是位置偏南,冬季北半球它的轴线活动在17~34°N之间,平均为25°N:
二是高度较高,急流中心一般在200hpa附近,其下方的斜压带只在对流层上部清楚,地面图上没有明显锋面对应;
三是持续时间长,稳定少变。
与极锋急流云系相比较,副热带急流云系表现出以下三个特点:云型主要分宽阔的卷云和窄的带状云带;急流卷云系中出现横向波动的机会多一些。急流卷云云系都出现在槽前。
(2)热带辐合带(ITCZ),表现为一条有一系列活跃对流云团组成的近于纬向的连续云带,宽度可达5个纬距以上,东西长达数千千米,但有时当辐合带不活跃时,云带很窄,表现为断裂的一团团较小的云团,也有时赤道辐合带内叠加有一个或多个涡旋云系,每一个涡旋与一个低压相伴,还有时赤道辐合带与东风波相重叠,此时赤道辐合带呈现出大尺度的波状云带,在波峰处,云系稠密,显现出涡旋结构。在通常的情况下,热带辐合带只表现为单独一条,但有时在太平洋地区,热带辐合带表现为双热带辐合带结构,其中有一条云带位于南半球,为西北—东南向。
包括季风槽和信风槽两种。季风槽由西南季风和偏东信风汇合而成,伴随着由许多大云团组成的长达数千公里的云带;信风槽是由东北和东南信风汇合而成的一条辐合线云带,内嵌的扰动不太活跃。
在西北太平洋上,一月因亚洲东北季风势力很强,ITCZ位于一年中最南位置,并且ITCZ中云量也最少;7月份相反,上述东北季风控制区盛行西南季风,ITCZ位置最北,云量多且对流云活跃,有时还可以看到双ITCZ云带的特征。短期有几到十几天的变化,由破碎云带或云团演变成为长。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云粒子半径和光学厚度反演算法的基本原理是
- 卫星运动三定律
- 卫星在地面入轨时所需要的最小速度,我们把
- 按倾角划分轨道,可分为()
- 卫星蚀
- 中国雨带: ()下旬~()上旬江南地区
- 什么是水汽图像?有何特征?
- 冷空气的关键区是指()地区。
- 冷害:农作物生育期间遭受到0℃以上的低温
- 气象卫星在其所在的轨道上对地球大气进行观
- 季风气候:季风,()高温湿润多雨,富有海
- 卫星气象学主要研究()以下大气中各气象要
- 模式分辨率的提高,云物理、陆面和边界层过
- 试着论述主动遥感和被动遥感的区别和优缺点
- 根据物体的吸收和发射能力,通常将物体分为
- Cloudsat和CALIPSO卫星相结
- 下列关于带状云系的说法正确的有:()
- 如果物体的速度增大到离心力大于地心引力时
- 寒潮天气:剧烈的降温和大风,有时伴有()
- 星下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