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 “南方网讯:一名来自湖南益阳的16岁少女,前日(2003.5.15)下午在广州白云区京溪路,光天化日下被一男子调戏,少女不从,该男子于是找了一把刀,当着20多个围观者,对她狂砍8刀,围观者中竟无一人上前制止。少女受伤晕倒后,幸好被随后赶来的好心老乡背到了解放军157医院急诊科。记者昨日采访了这名被砍伤的少女。她的伤势不轻,医生说大约要1个月才可康复。” “新华网讯:2003年8日下午4时许,一伙歹徒手持凶器在汉口闹市区公然抢劫两名男大学生,遭到两名大学生奋力反抗。百余路人争相围观,无一施援手,歹徒在众目睽睽之下将一名大学生捅成重伤并抢去部分财物后从容离去。” 就以上两则报道中“众人围观见死不救”的现象,请运用你所学到的社会心理学知识加以阐释。
-
①首先指出以上两则新闻报道中,都涉及了“利他行为”出现与否的问题;解释利他行为概念。
②简要阐释利他行为的唤起条件:
A.指出“助人的得与失”是利他行为的唤起条件之一,也是以上两则事件中决定旁观者是否表现利他行为的关键因素之一(害怕自身受到伤害,不愉快的体验)。
B.进一步阐释“他人在场”对利他行为的影响:旁观者的数量对利他行为的影响(责任扩散、集体淡漠);对情境的社会性定义对利他行为的影响。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指人在最初遇到新的情境时,以自己旧有
- 人际关系研究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
- 减轻或消除某些不愉快的刺激,这是一种()
- 乔治•米德认为,作为一种在社
- 自我知觉理论主要有()
- 模仿有()个条件
- 社会心理学的分类一般有实验社会心理学、应
- 个体态度的习得是通过联想学习、强化学习、
- 抽烟的人虽然知道吸烟有害健康,但是为了摆
- ()提出的归因理论称为因果归因模型。
- 哪些因素导致了行动者与观察者在归因上的偏
- 利他行为理论中的生物学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 在群体决策中人为了维护群体的和睦而压制异
- 牢骚的本质是社会舆论的表现。
- 有人说,社会心理学有一段漫长的过去,有一
- 简述亲社会行为的基本动机。
- 如何理解人际吸引中的得失效应?
- 在Ayres(1991)的研究中,去90
- 印象形成过程中信息加工整合的规律。
- 下列哪一种从众方式是个人与群体的理想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