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简答题试述叙事节奏与时间的关系。
  • 叙事节奏的变化取决于作者如何处理文本时间与故事时间的关系,文本时间与故事时间之间的关系主要从三个方面表现出来,就是时序、时距和频率。首先,时序的变化可以引起叙事节奏的变化。叙事作品中的时序是文本时间顺序与故事时间顺序相互对照形成的关系,包括顺序、倒叙和插序,在故事中叙述次序是可以变换的,既可以从顺序变换为倒叙或插叙,也可以在倒叙或插叙中又转入顺叙。叙述次序的变换会造成故事情调、节奏等方面的改变。例如近代以情节的紧张刺激为特色的故事中,就常常使用倒叙的方式打乱事件发展的自然顺序,使人猝不及防地进入到故事发展的紧要关头,从而给读者造成强烈的悬念,使故事更加惊心动魄、扣人心弦,显然,时序的改变引起了叙事节奏的改变。其次,叙事节奏与时距密切相关。时距也可以称为叙述的步速,是故事时间长度与文本时间长度相互比较对照形成的时间关系,我们可以设想这样一种叙述状况:故事情节中的人物语言被完整地叙述出来,或者把人物的动作大体按照动作进行的过程进行描述。在这种情形中,可以认为叙述所用的时间长度与故事发生的时间长度大体上是一致的。两种时间长度相互一致的时间关系可以算作一种匀速叙述的关系。当然,由于文本时间长度事实上是无法精确计量的,所以所谓“匀速”只不过是一种概念意义上而非测量意义上的匀速。以这种“匀速”叙述为基准,就可以区分出不同叙述速度的各种时距。不同的时距可以影响叙事速度向两个方向变化:一是变快,故事时间长而文本时间短,即用相对简短的话语叙述较长时间里发生的事件,这种叙述通常也叫做概要叙述。二是变慢,就是用较长的文字来叙述很短时间里发生的故事,把事件的过程细节放大。可见,叙事节奏与时距是紧密相联的。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