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简答题试述发热各期机体的代谢特点及临床表现。
  • 多数发热的临床经过可分为三个时相,即体温上升期、高温持续期、体温下降期。
    一、体温上升期
    发热初期,由于调定点上移,体温调节中枢发出神经信号,通过交感神经引起皮肤血管收缩、血流减少,散热减少;同时引起寒战和代谢增强,产热增加。因此,患者的中心体温开始迅速或逐渐上升,快者约几小时或一昼夜就达高峰;慢者需几天才达高峰,称为体温上升期(effervescence period)。
    此期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畏寒、皮肤苍白、“鸡皮”和寒战。交感神经兴奋,皮肤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从而出现皮肤苍白。交感神经兴奋还使竖毛肌收缩,出现“鸡皮”现象。皮肤血流量减少,皮温下降刺激冷感受器,患者出现畏寒的感觉。寒战是骨骼肌不随意的节律性收缩,由下丘脑发出冲动,经脊髓侧束的网状脊髓束和红核脊髓束,通过运动神经传递到运动终板而引起。该种方式可使产热量迅速增加4~5倍,是此期热量增加的主要来源。
    体温上升期的热代谢特点是产热增多,散热减少,产热大于散热,体温上升。
    二、高温持续期
    当体温上升到与新的调定点水平相适应的高度后,便不再上升,而是波动于该高度附近,称为高温持续期(persistent febrile period)。由于此期体温已与调定点相适应,所以寒战停止并开始出现散热反应。患
    者自觉酷热,皮肤发红,口唇、皮肤干燥。此期持续时间的长短依不同的疾病而不同,短者数小时(如疟疾),长者可达1周以上。·
    此期的热代谢特点是中心体温与上移的调定点水平相适应,产热和散热在高水平上保持相对平衡。
    三、体温下降期

    当发热激活物、内生致热原得到控制和清除,或依靠药物使“调定点”恢复到正常水平后,机体出现明显的散热反应,称为体温下降期(defervescence period)。
    对于已恢复到正常水平的“调定点”,此时的血温仍偏高,热敏神经元受刺激,发放冲动促进散热;而冷敏神经元受抑制,减少产热。散热反应除血管扩张将深部的体热带到表层发散外,常伴有较明显的发汗反应,通过汗液的蒸发可散发掉大量的体热,使体温下降。但大量出汗可造成脱水,甚至循环衰竭,应注
    意监护,补充水和电解质。
    此期的热代谢特点是散热多于产热,体温下降,逐渐达到与调定点相适应的水平。
    典型发热过程的三个时相如上图所示。
    不同疾病过程中,发热持续时间与体温变化规律不尽相同。将这些患者的体温按一定时间记录,绘制成曲线图即所谓热型。不同的热型可能与致病微生物的特异性和机体的反应性有关。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