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清代沿袭明制设置的钞关,大有增加,计共设户关26个,工关5个……各关税吏巧立名目,动辄以商人违反规定为由,没收财货……在这样的苛税下“商贾望见关津,如赴汤蹈火之苦。” ——彭雨新《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史》 材料二 研究华商历史的郭德利指出:“在史籍中并不乏有关从商致富的记载,但几乎毫无例外,过去几个世纪以来,商人最后总是倾向于把累积得来的财富或过剩的资本投资于购买土地,或供应下一代有闲沉浸于传统典籍,参与科举,以便进入官僚行列。即使有人终生以商贾为业,仍会要求其下一代尽可能转向科举。因此,我们可以说,引发人们营商致富的动机中,实已包含了否定或摧毁商业企业发展的因素。” ——选自《中国全史·商贾史》 材料三 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认为:“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想要的),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指流通),盖皆本也。” 请回答: 根据材料二指出,郭德利认为“否定或摧毁商业企业发展的因素”是什么?并结合时代背景分析造成这一社会现象的原因。
-
商人经商积累的财富主要用来买田置地和用于子女科举入仕,使得商人的财富没有转化为用于扩大再生产的资本。
原因: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重农抑商的传统政策;儒家思想、科举入仕的深远影响。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四川不少地区过去都有举办“牛王会”的风俗
- 中国古代手工业生产长期领先世界,在影响世
-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是2010年上
- 苏洵在《田制》中指出:“耕者之田资于富民
- 据古籍中的记载统计:明代中泰之间互相遣使
- 唐朝最高年铸币量为唐玄宗时期的32万7千
- 丝织重镇盛浙镇,本来是一荒村,“明初居民
- 材料一:(清前期)苏城机户类多雇人
- 白居易诗:“机梭声札札,牛
- 假如你是汉朝的使臣,被派往大秦,你从长
- 古代某田令规定:“丁男、中男给一顷,……
- 某学者在《唐宋时期商人组合“行”的再探讨
- 长江三角洲自中唐以后农业发达,一向是粮食
- 不同时期的商业和商人组织反映了我国商业、
- 中央电视台《探索•发现》栏目
- 北宋东京(今开封)“通不晓绝”的夜市和“
- 世界博览会被誉为“经济、科技与文化界的奥
- 清政府曾经规定:“一户所领之织机不得逾百
- 商业是指专门从事商品交换活动的营利性事业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ld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