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简答题简述世界货币制度的发展概述
  • 汇率反映了各国货币价值之间的比例关系。货币之所以有价值,是因为货币代表了一定的价值量。一种货币代表的价值量越多,同其他货币兑换时的汇价就越高。
    从世界各国货币发展的过程来看,都经历过使用金属货币的阶段,如采用金币或银元。因为金属本身具有价值,所以货币的价值就由其所含的贵金属的价值来决定,不需要其他物质来支持。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金本位货币制度瓦解,各国以纸币作为主要流通手段。起初纸币的物质支持是纸币可兑换的金银,但是,黄金少而纸币多,纸币兑换金银越来越不可能,于是1944年7月的布雷顿森林会议规定了各国货币同美元挂钩,美元同黄金挂钩的新办法。1971年8月,美国政府宣布停止各国中央银行向美国中央银行按官价兑换黄金,从此,以美元支持的各国货币便失去了支持,开始了浮动汇率阶段。
    所以,在金本位制和美元本位制时期,各国货币的汇价高低无非是代表黄金或美元的多少,现在各国货币汇价的高低是看它所代表的商品的多少,也就是在本国市场上的购买力的高低。举例来说,如果同样的物品在甲国的价格为乙国价格的2倍,说明甲国货币的购买力只有乙国的一半,因此两国货币的汇率为:1单位甲国币=0.5单位乙国币。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